【明報專訊】吳嘉善(Karsin),港大生物學及香港藝術學院畢業生,喜歡科學、藝術、旅行,更喜歡大自然,兩年前成為清理鬼網義工,現於環保組織工作及擔任香港素食會主席,並在個人facebook專頁「May The Forest Be With You」分享她的環保日常,以及在外國做照顧動物工作的經歷◆
「我現在的生命都是圍繞茷O育、守護海洋。藝術源自生活,應忠於自己,我的作品才能夠代表我。」清理鬼網(廢棄魚網)義工吳嘉善(Karsin)過去對保護動物議題無甚感覺,後來克服困難,學潛水清理鬼網,她更在藝術課程畢業展中不顧老師的反對,用鬼網裝置替魚蟹「說話」。
文:鄭律銘
圖:劉毓霖、受訪者提供
小時候曾在泳池兩次遇溺,令Karsin對游泳有陰影,兩年前卻打破心理關口,跟朋友學習游泳,更到台灣完成潛水課程,此後展開多次清理海中鬼網的行動。Karsin回想最初學習潛水一刻,「因為我知道我背荇餺蟛磪蝭鉒B起,在水底見到很多東西,就忘了害怕」。
水底「萬花筒」 懼水也忘記
鬼網是破損或被石頭卡住的魚網,為海洋垃圾,海龜、珊瑚及蟹等海洋生物一旦被纏繞可致死亡。Karsin在一次清潔沙灘期間,認識了一名60多歲清理鬼網的義工,一伙人不定期在東平洲、深灣、西貢萬宜水庫東壩對開等海域潛水清理鬼網。香港水域水質渾濁,能見度多只有一個手位,甚至更低,「頭幾次我未必見到很多鬼網,但見到超級多垃圾,當時我跟自己說,量力而為」。她曾於岸邊執到一小塊魚網,纏3隻蟹,「亦見過有些魚被纏在鬼網中,但網太大未能清理,我就會用GPS(全球定位系統)記錄位置,由其他人去清理」。
清理鬼網極耗費體力,但Karsin一直堅持:「我們每一名落水的人都覺得,要用到氧氣瓶最後十幾廿 bar(氣瓶壓力單位),清得幾多就幾多,你永遠不會知道留了個網在水中,會否卡住動物,令牠們好辛苦地死去。」
鬼網作裝置藝術
Karsin讀了兩個學位,先在2014年畢業於港大生物學,後來在香港藝術學院讀藝術。她喜歡科學,也很喜歡藝術,認為藝術可作為一個途徑,如多一種語言表達自己。早年Karsin並沒有特別關心環境,對保護動物沒太大感覺,但在多次清理鬼網後,見盡人類對海洋的破壞、生物的痛苦,她決定以收集到的鬼網做裝置藝術,讓參觀者置身其中,感受海洋生物被鬼網所困的感覺,此亦為其畢業展的作品。
意想不到的是,Karsin的作品遭老師嫌棄:「他不停地說我的作品好污糟、係垃圾。在我佈置的時候,更將我的作品放到整個場地最角落、最暗的位置。」Karsin當時壓力極大,哭荓犒L整個過程,亦想過放棄,「但我不想浪費這平台,多一個機會可以講出這個議題(鬼網危害海洋生態),怎可不講(把握)?」最後展覽有多人參觀,有家長向孩子仔細解說,平日不關心這議題的朋友都不斷細問,她感到一切都值得,「道理很多人都聽過,但我們永遠不知道有些人是在什麼場合、情G下會受觸動而改變」。
食素也是大挑戰
Karsin在兩年前決定吃素,現身兼香港素食會主席。其轉為食素的觸發點是看了朋友傳給她的2014年紀錄片《畜牧業的陰謀》(COWSPIRACY: The Sustainability Secret),影片中提及畜牧業造成大量碳排放,嚴重影響環境。她看後感受很深:「如果我支持環保的話,為何我不願意再多做一步呢?此天起,我就開始吃純素。」Karsin笑說自己本來非常「揀飲擇食」,故吃素是大挑戰。
當日約在一間咖啡店訪問,Karsin將其素菜意粉中的火箭菜全部揀出。她用叉逐一指出意粉中的配菜,「例如紅椒、菇類、pesto sauce(青醬)、露筍、胡蘿蔔絲、翠玉瓜,我以前都不會食。我吃素後就一樣一樣地加上去(吃),仍在克服不同類型的蔬菜」,說罷就將意粉連配菜逐一放入口中,但仍未能接受火箭菜。
實踐環保 以生命影響生命
素食以外,Karsin亦在生活不同方面實踐環保,如自備食物盒、水樽,盡量在沒包裝產品的店舖購物,朋友之間亦會交換不合身的衣服。不過,她會避免對身邊的人要求過高。她說:「有時我們以環保方式生活一段時間後,很容易慣了自己一套,去想別人為何不願麻煩一些,帶自己的食物盒和水樽呢?但我會時常提醒自己,香港人的生活節奏(很快),是有其難處。」
易地而處 了解「浪費者難處」
例如她的家人的環保步伐未必跟她一致,她會盡量慢慢感染他們。Karsin笑言:「平日我最看不過眼家姐飲樽裝水,過去試過寫字條,『不要再用disposable(即棄)餐具了!』,然後貼在那餐具再放在她的H上。之後,我就好像真的沒有再見過(即棄餐具),但樽裝水我未做這件事。我打算每一次都用不同的方法,否則家人們可能會習慣了。」
有人認為實踐環保很麻煩,Karsin則認為總有人先做、有人後做,甚至不蚨聸糮O,就如她數年前還未身體力行在生活實踐環保。
過去見到不少動物因人類活動受傷,她說:「想起牠們,我就會很了解到我為何要環保。就如你為了喜歡的人,做任何事都會覺得開心。」
■思考問題
(1) 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受訪者遇到什麼困難?
(2) 自然環境受破壞,你認為從個人層面可怎樣紓緩問題?
■相關概念
生活模式(lifestyle)
同理心(empathy)
海洋環境(marine environment)
素食者(vegetarian)
[通通識 第5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