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粒小小的大豆,成為林漢明過去21年的研究題材。他放棄移民美國的機會,亦沒貪戀香港高H軟枕,自1998年開始經常往返內地。現時他的眼界不止於此,未來打算將耐旱耐鹽大豆種子帶到南非。 1998年,林漢明認識從事大豆耐鹽研究的中國農科院研究員邵桂花,透過她接觸內地農民。農業綜合了經濟、農民、農村、生物等問題,林尋求不同方法幫助農民和合作。起初,內地人員怕他吃不慣鄉下飯菜,會帶他到城中飯館用膳,日子久了,他索性吃、睡、拉都與當地人無異,有時當地人準備了一碟碟蟲蛹蠶蛹,他亦照吃不誤,「其實不好吃,但既然他們弄了出來,就唯有吃」。 他住過一些實驗農田旁的宿舍,晚上要摸黑走一段路上廁所,而他每天只獲分配一盆水,洗臉、抹身、如廁後洗手亦只靠這盆水,如今回望那些日子確是辛苦,「但我小時候差不多,所以無所謂,反正我小時候都制過水」。他現在仍斷斷續續去內地處理農田項目,一年約有一個月時間在內地度過。 攜耐旱大豆種子 第三度赴南非 一直以來研究項目主要針對內地,林現希望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他留意到南非乾旱,當地有大豆需要,而當地白人有錢買灌溉工具,黑人卻沒資源。 參考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他推算未來全球氣候改變,南非將愈來愈乾旱,故打算將他的耐旱耐鹽大豆種子帶到南非,現正與當地人接觸,4月將第三次到南非繼續研究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