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展開覓地工作16個月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昨向特首提交報告,建議政府優先推展3個短中期及5個中長期土地供應選項,包括發展棕地、新界私人農地、局部發展備受爭議的粉嶺高爾夫球場及填海等;估計8個選項可提供3235公頃土地,面積有如大半個九龍(約4700公頃)。小組主席黃遠輝表明,即使全數發展3個短中期選項,仍未能滿足同期的土地需要,未來10年仍面臨土地短缺,「除非有強烈理由,否則政府不應放棄任何一項」。
林鄭:甚具參考價值
特首林鄭月娥昨在新聞稿回應稱,會仔細考慮小組建議,並備悉社會普遍認同土地短缺情G是刻不容緩;政府下一階段是集合政策局及部門力量,全力全速覓地造地。她致函黃遠輝稱,小組所作的分析及建議,「對政府而言甚具參考價值」。
小組去年4月展開為期5個月公眾諮詢,收集逾2.9萬份問卷調查、逾3000份電話調查及6.83萬份書面意見,經過3個月分析,昨提交逾100頁報告連附件。報告藍色封面印上「多管齊下 齊心協力」8字,列出18個土地選項的支持度及主流看法。
短期選項棕地最高支持
公私營合作須具體機制
報告綜合短中期選項,以發展棕地獲最高支持,問卷及電話調查分別有87%及79%人支持;其次是發展新界私人農地儲備(公私營合作),分別有68%及61%人支持。至於中長期選項,以發展更多新界新發展區支持度最高,分別有61%及78%人支持;之後是發展「東大嶼都會」,分別有62%及58%人支持(見圖)。
較多支持中長期選項:
新界新發展區東大嶼都會
小組建議政府優先推展8個土地供應選項,包括3個短中期選項:發展棕地、新界私人農地儲備和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以及5個中長期選項:維港以外近岸填海、發展東大嶼都會、利用岩洞及地下空間,發展更多新界新發展區和內河碼頭。
報告標明「重點推展」棕地,但說這不是「手到拿來」的容易選項,政府要妥善處理棕地作業者的關注。新界私人農地方面,報告提出政府應訂出「公開、公平及透明的公私營合作機制」,並就公營房屋所佔比例訂立明確指標。最具爭議的粉嶺高球場用地,報告建議政府「優先研究及考慮收回高球場32公頃土地」(見另稿);對近岸填海則形容為「有助打破目前零和遊戲的土地困局」。
全推3短中期選項
未來10年仍缺500公頃
黃遠輝表示,8選項估計共提供約3235公頃土地,但可供考慮的短中期選項不多,即使全速推展3個短中期選項,亦只提供320公頃土地,未能滿足短中期(至2026年)的815公頃短缺,料往後10年仍面臨土地短缺問題。他說沒有單一選項能解決短缺,必須多管齊下,政府「除非有強烈理由,否則不應放棄任何一個選項,特別是有潛力在短中期提供土地的選項」。
主流民意支持建土地儲備
他強調,報告清楚反映社會主流民意,「我想不到在什麼情G下,政府只做一些選項,而不做另一些選項」,若政府不按報告建議,要向公眾清晰解釋。他又說,根據電話調查結果,近85%受訪者支持建立土地儲備;問卷調查上,受訪者支持的土地選項,平均達1950公頃,反映主流認同需發展多於1200公頃土地。
黃遠輝提到,小組提出政府須制訂完善的土地供應機制,建立土地儲備,以及更頻密地檢視整體土地供求情G,由政府最高層負責跨部門督導。他期望隨茪p組工作結束,社會應放下爭議,否則只會不停內耗,發展將寸步難行。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