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少市民覺得豆腐是「高鈣低脂」的健康食品。消委會測試市面上40款豆腐,發現散裝豆腐(即板豆腐)比預先包裝豆腐的平均鈣含量高約1倍,每100克含量達122毫克,脂肪及蛋白質含量則較少。香港營養師協會會長林思為建議,市民如果想從豆腐攝取鈣,可從街市購入散裝豆腐。另外,消委會發現,部分預先包裝豆腐的營養標籤與測試結果不符,最高相差逾200%。
公和深水齞迉114毫克鈣 九龍城79毫克
測試的40款豆腐中,34款為預先包裝(8款硬豆腐及26款嫩豆腐),6款為散裝豆腐。散裝豆腐平均每100克(下同)含鈣122毫克,高於包裝硬豆腐的112毫克,以及包裝嫩豆腐的42.1毫克。40款豆腐中,以「維他奶山水有機黃豆硬豆腐」鈣量最高,達420毫克。
另一方面,同樣是公和荳品廠的散裝豆腐,每件8元的深水齞迉辣t含量達114毫克,但每件5元的九龍城樣本只得78.8毫克鈣。
散裝豆腐脂肪蛋白質較少
散裝豆腐平均每100克含3.8克脂肪,比包裝硬豆腐的4.1克及嫩豆腐的3.9克為低。散裝豆腐的蛋白質也較低,每100克只有5.5克;包裝硬豆腐則有6.5克,嫩豆腐有5.9克(見圖)。
香港營養師協會會長林思為稱,散裝豆腐以較傳統、含硫酸鈣的石膏粉為固化劑,但已包裝的豆腐則選用葡萄糖酸內酯或氯化鎂,兩者完全不含鈣,故散裝比已包裝豆腐含更多鈣。她又說,黃豆並非高鈣食物,故用豆量與豆腐鈣含量沒太大關係,多用豆只會增加蛋白質及脂肪,豆腐主要靠其他物料令鈣增多。她說製造商有可能在製作過程為豆腐額外添加鈣。
一樣本鈣較標示低75% 一樣本脂肪多212%
消委會又發現,部分包裝豆腐的營養標籤與測試結果不符。有3款樣本的蛋白質含量比標籤低逾20%;「TONZU Organic Tofu Natural」測試結果的鈣含量每100克42.8毫克,比標籤標示值的170毫克低了75%;有7款樣本檢測出的總脂肪含量比標籤高逾20%,其中「OURHOME Soybean Cooking Tofu Beancurd」的脂肪量較標示高211.8%,以上兩款已停售及下架。
消委會認為,標籤錯誤有可能誤導消費者選購不合適的產品,促請生產商提供正確的資料。
明報記者
(消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