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自我形象不止外在形象,亦包括思想內涵、性格、品格和價值觀,建立過程易受別人的評價影響。青少年在尋求身分認同的過程中,或許會模仿別人或崇拜偶像,以塑造理想的自我形象。自我形象正面的人有理想和盼望,相信自己;自我形象負面的人對將來有較大疑慮,亦未必有足夠自信完成目標。
■延伸概念
自尊感(self esteem)
自我概念(self concept)
自我了解(understanding oneself)
社交媒體(social media)
■相關新聞
◆(個、港、衛)
在意社交媒體形象
社交媒體崛起改變人際關係,亦影響青少年塑造自我形象。香港兒科醫學會及香港兒科基金在2018年5至6月,以網上問卷訪問2045名小四至中六的學生,當中約兩成是小學生,八成是中學生。機構發現93%受訪學生有使用社交媒體。近七成受訪中學生因「經常在線」而感到疲累,機構分析指他們會因沒有「Like」而不安,或者比較喜歡網上形象多於現實的自己。香港兒科醫學會前會長兼香港兒科基金秘書長王曉莉分析,愈心繫社交媒體的青少年,愈在意他人在網上對自己的評論,也更易受網絡欺凌。調查又發現小學生使用社交媒體的心態較中學生健康,隨年齡增長,使用社交媒體的感受愈負面,如感空虛孤獨、憂鬱、自卑等。
◆(個、中)
內地興起「抖音」App
內地應用程式「抖音」2016年上架,2018年6月公布內地每日活躍用戶突破1.5億,每月活躍用戶更超過3億。「抖音」曾以「讓崇拜從這媔}始」為宣傳口號,用戶可以錄製影片與網民分享。他們又可用濾鏡美化片段,或透過剪接、特效製作影片展現創意,在點擊和關注中獲得滿足和認同感。不少熱門影片引來青少年模仿,如「愛的手勢舞」、「學貓叫」等。
不過「抖音」等平台亦令部分青少年模仿不良行為,例如「電梯電梯等等我」系列,表演者會在升降機娷蛝鶠B電梯上逆行,做出各樣危險動作。《人民日報》2018年7月刊出評論文章痛斥:「安全底線不可越,娛樂不能變愚樂。」文章認為,影片盛行因有些人不明白風險,亦可能為吸引觀眾,「愈危險、愈出格,發網上愈有人看嘛」。
◆(個、全、衛)
新一代的完美主義
社會的價值觀和潮流文化會影響人們建立正面還是負面的自我形象。英國巴斯大學心理學博士庫蘭(Thomas Curran)與研究團隊2018年1月在《心理學公報》發表研究報告,分析逾4萬個美加及英國大學學生的數據,發現現今學生與1980年代相比,更趨向完美主義,他們深信進入知名學府求學,投身收入最豐厚的行業,定可獲得相應的財富和地位,未能達到這教育與就業水平的人則能力不足,人生缺乏價值。
報告認為,對自身與他人過度批評,以及對個人成就的非理性渴求,相信與近年民眾患厭食、焦慮、抑鬱等精神疾病的數字急升有關,呼籲政府與社會停止鼓吹競爭的風氣,保障年輕人的精神健康。
個 =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港 = 今日香港
中 = 現代中國
全 = 全球化
衛 = 公共衛生
能 = 能源科技與環境
[通通識 第5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