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報去年11月報道,o魚涌海旁兩幅私人地皮突展開工廈地基工程,東區海濱長廊或因此遭截斷。政府昨公布,計劃與持有地皮業權人原址換地,發展商新獲的海濱地皮將發展成消閒及旅遊中心,並維持10米闊的海濱長廊供公眾享用。有團體關注新建築物高度,又期望發展商太平協和預留土地增加行人板道面積。 工廈轉零售酒店項目 建築較原先25層矮 發展局昨公布,將與土地業權人原址換地,初步估計政府將以8532平方米地,換取業權人2477米地。土地業權人的最新方案建議發展數幢主要作零售、酒店、消閒及辦公室用途的建築物,高度會考慮該地段的建築物高度限制,因此較原先工廈的25層低;總樓面面積為37,155平方米,與原先工廈可建的37,161平方米相若,惟業權人須補地價。此外,海裕街海濱亦會維持有10米闊的海濱長廊,並設有行人通道。發展方案要獲得城規會許可及徵求行政會議同意,並諮詢東區區議會和海濱事務委員會。 區議員盼留地增行人板道面積 本身為o魚涌海濱關注組顧問的東區區議員趙家賢得悉,假若協議獲批,太平協和將來得到的土地,正是相連原擬建工廈的地皮。他關注新建築物會否過高,影響當區景觀,又表示區議會原擬在該地段建寵物公園,期望發展商預留更多相連行人板道地方,並24小時開放公眾使用。 海濱事務委員會委員:方案屬三贏 海濱事務委員會委員兼建築師學會副會長何文堯認為,換地方案讓市民能繼續享用海濱,發展商亦能取得更大面積土地,興建工廈以外的商業建築物,「總樓面面積無變大,但可以由起工廈變起酒店、消閒等用途的商業建築物……又不用與其他人爭,就拿到項目發展權」。他認為方案屬政府、市民及發展商三贏。 本報昨曾致電太平協和查詢,至截稿前未獲回覆。 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