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表示,上屆政府曾考慮開徵物業空置稅,但經詳細檢視下,認為在空置率低的情G下效用成疑,最後決定選擇增加買家印花稅(BSD)應對。他稱對開徵空置稅持開放態度,但要先界定「空置」定義、針對一手樓抑或二手樓等多項因素。他坦言任內低估覓地的艱難程度,強調要處理目前房屋問題,社會必須取捨。
明報記者 黃俊鋒 張家偉
空置率過去21年低位
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顯示,去年底整體私人住宅空置率為3.7%,較2016年3.8%微跌,也是過去21年低位,涉及空置單位數目約4.3萬(見表)。若單計已落成但未出售的一手樓,去年12月底約9500個,是自2008年底以來新高。曾稱不考慮開徵空置稅的財政司長陳茂波,本月中轉變口風,稱注意到已落成但未出售的一手樓有上升趨勢,正研究如何釋放空置單位,更稱「空置稅是其中一個考慮範圍之列」。
張炳良去年中離開政府後,現擔任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他上周三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任內他與當時的財政司長曾俊華等官員,曾研究是否開徵空置稅及資產增值稅,但最終政府選擇「辣招」,增加買家印花稅,以遏抑外地買家購買本港住宅的需求。
需先界定「空置」定義
他解釋,當時政府評估後,認為本港私樓整體空置率低,「當空置(單位)並不是很多時,加了(空置稅)都未必有用……不會因開徵空置稅後,市場上突然增加單位供應」;而且政府需先界定「空置」定義,「例如要多長時間才被視為空置?……合理而可寫入(草案)辯論,估計(空置期)最少也要半年」;也要考慮空置稅是針對一手樓抑或二手樓、有關稅率如何釐定等因素。
倘空置嚴重 對徵稅持開放態度
但他認為,若從數字上反映空置單位嚴重,或有人囤積單位,他對開徵空置稅持開放態度,但政府須考慮實施時的推行成本,以及一旦立法後社會會否支持。
消息指正研針對一手樓
政府消息透露,目前研究的物業空置稅是針對已落成但未出售的一手樓,若要涵蓋二手樓,相信考慮因素更多,並需考慮如何執法等問題。
任內重新訂立長策的張炳良稱,當時制訂未來10年46萬個單位的供應目標時,社會上並無反對,而他更曾提出在諮詢文件用上「公營房屋優先」字眼,但最終因擔心被市場以為政府發出減少私樓供應的信號,變相助長樓市熾熱而放棄。被問到目前是否需增加公營房屋的六成比例,他認為「概念上是可以」,但需要平衡,確保樓市不會以為私樓供應大減,令一些人可以造市。
承認任內低估覓地難度
他並說,當年訂立46萬個單位的目標,不等於政府已掌握足夠土地落實,但訂立目標後,希望令社會以至政府內部有迫切性尋找更多土地;但他承認「當時低估搵地好艱難」,特別是地區反對聲音強烈;在面對「熟地」用盡下,由更改土地規劃、地區諮詢以至接受立法會質詢等,整個過程均較預期複雜,令進度拖慢。
他說,現屆政府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討論過的土地供應選項,如填海、發展新市鎮、釋放發展商持有農地等,上屆政府也曾討論。小組下月中將展開公眾諮詢,假設最終歸納到一些選項取得社會共識,不代表不會面對地區及立法會阻力。他說,為增加房屋供應,社會需取捨,沒有任何毋須付出代價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