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古有「低頭思故鄉」,今有「低頭玩手機」,捧在手掌心的小小屏幕,裝載茪j大世界,滿足人類溝通、娛樂、搜尋資訊等不同需要。傳播媒介科技改變人類的生活習慣,使生活更便利、精彩的同時,也可能伴隨各種不良影響。小火子與大家一起看看到底是人們在操控科技,還是科技駕馭了人們?
火星生字
I have a phone ......
I am a snubber ......
PHUBBER! (低頭族)
不論年齡、膚色、種族,在智能手機橫行的年代,人類多了一個新族群,就是隨時隨地機不離手的「低頭族」——phubber!Phubber由phone(電話)與snubber(冷落他人者)兩個英文字組成,與中文的「低頭族」相比,phubber用來形容只顧phubbing、低頭玩手機而不理旁人的人,似乎是對這個人類新族群更言簡意賅的描述。
Phubbing一詞在2012年出現,當時澳洲一間廣告公司受Macquarie Dictionary(《麥格理詞典》)委託,邀請了一群專家到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參與研究,團隊發明了這個字,並做實驗,推廣「Stop Phubbing(停止低頭)」運動,令「phubbing」獲廣泛使用。短短4年間,該字被納入《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主編更特別為此撰文How 'phub' made me eat my words。不要小看這「成就」,以往的新字平均要經過10年觀察期才能被確認並收錄在牛津詞典,例如selfie(自拍)一字在2002年出現,2013年才被收錄在牛津網上詞典並成為該年年度詞彙。
新科技、新媒體造就了新族群、新現象,資訊擴散及文化變化的速度之快,傳統詞典也要加速迎上。
■火星百科
涵化理論(Cultivation Theory)
從手機看到的,就是真實?
小火子的媽媽經常話當年,近日就談起地球人「電視汁撈飯」的年代。那時候,地球人放學、下班後,都會安坐家中,守在電視機前。在這個黑色箱子堙A是「男主外女主內就是快樂家庭」、「社會充滿欺詐謊言」、「警察見到疑犯便立刻拔槍」等的世界。這些情節老是常出現,人們每日服用「電視汁」數小時,潛移默化,會相信真實世界也是如此。傳播學的涵化理論,正是要說明電視汁的威力。
1970年代後期,傳播學者George Gerbner等人提出涵化理論,最初是探討電視對受眾的長期影響。涵化理論的基本假設是人們收看電視時間愈長,愈會傾向相信電視重複呈現的信息、事件、價值觀跟真實世界相似。當時的研究課題,主要圍繞暴力行為,後來延伸到傳統性別角色定型。雖然部分傳播學者對涵化理論存有批評,尤其針對媒介信息的一致性、受眾選擇性收看等因素會影響涵化效果,但涵化理論的貢獻,在於提出媒介社教化(socialisation)的觀點,解釋了媒介的社教化作用。
隨茞[化研究的發展,分析對象不限於電視,還包括電腦遊戲、互聯網等傳播媒介。當下是每秒鐘人們都可連上網絡的數碼時代,最有涵化力量的媒介,或許不再是家中的黑色箱子,而是口袋堛煽摩鉆q話,以及由此通往的社交媒體世界。
■趨勢報告
未必有腦癌,卻有「遊戲障礙」?
地球人對手機輻射可能影響大腦神經或引致腦癌的說法,應該略有所聞。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2011年將流動電話造成的電磁場,列為「可能導致人類癌症」的物質,但世衛綜觀迄今相關研究,暫時沒有證據顯示手機輻射會直接引致腦癌或其他癌症。美國癌症協會(ACS)、美國國家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NIEHS)等機構的研究也得出類似結論。
雖然世衛未能確定手機輻射會否增加患腦癌風險,但指出由於相關研究數量少,也缺乏使用手機多於15年人士的數據,而現時人們使用手機的年期愈來愈長,具體結論尚待進一步觀察和研究。目前肯定的是,駕駛時使用手提電話導致分心,令交通意外發生的機率增加3至4倍。有視光師則指出,長期觀看手機熒光幕會影響眼睛健康。
大家可能暫時鬆一口氣,不擔心手機輻射會引致腦癌,但小心一個不留神,便可能患上「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世衛擬於2018年中,把「遊戲障礙」列入「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遊戲障礙」即持續最少12個月沉溺電玩,失去自制能力,對其他事情置之不理及失去興趣,影響個人、家庭、社交、學業或工作等各個重要範疇。世界各地在制訂公共衛生策略及監測疾病趨勢時需要考慮「國際疾病分類」,本港衛生署稱會留意世衛就「遊戲障礙」修訂的進展並跟進。
■思考問題
1. 你會利用智能手機瀏覽什麼資訊?當中的信息是否可信?
2. 智能電話的普及有利有弊,你認為可如何減輕它帶來的弊端?
文:火星媒體 Mars Media Academy
圖:資料圖片、中新社
[通通識 第5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