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回提到「論證」的價值就是要「具體闡釋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係」,這也是展現學生思維的有力憑據。今期會進一步闡明「論證」各步驟的作用及效果,冀學生「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見圖)
1?表明論點
作用:啟發讀者
考核能力:對擬題的理解程度及洞察力
高下判斷關鍵:
正確:論點反映作者判斷事物的洞察力,因此論點所反映的觀念必須是客觀事物的真實呈現。若果論點達不到這個標準,甚至是荒謬的,無論怎樣的論證也是徒然
鮮明: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要非常鮮明,不能自相矛盾,含混不清
新穎:論點應該盡可能新穎、深刻,能不囿於他人的見解,翻出新意,盡量避免重複老生常談,也不作泛泛而談
→ む2?提出論據め
作用:論證的基礎、游說讀者
考核能力:
?論據展現學養,講究知識的廣度與深度
?論點闡述展現邏輯思維,將論據與論點有機連結
む3?闡釋論據め
高下判斷關鍵:
確鑿:我們必須選擇確鑿、典型的事實。切忌對論據一知半解甚或杜撰論據
典型:引用的事例應該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最好讓讀者易生共鳴
む4?扣論點闡述め
統一:論據是為了證明論點的,因此,論點與論據應該緊密一致
→む5?總結め
作用:重申論點
◆筆者想再借梁啟超的文章,申明「論點」及「論證」的重要性。梁氏在〈最苦與最樂〉一文,提出人生最快樂的事就是「責任完了」這個論點:
〈最苦與最樂〉 梁啟超
翻過來看,什麼事最快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1]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2]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鬆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語形容。[3]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快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備,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來,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 [4]
◆[1]表明論點
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
(ˇ)正確:經作者論證後,始知真理也
(ˇ)鮮明:斬釘截鐵
(ˇ)新穎:一般論快樂多寫我們得荂B享樂到什麼,作者竟提出要我們付出過後才得到,設想新穎,最後也能自圓其說
◆[2]提出論據
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
(ˇ)確鑿
(ˇ)典型:引語尋常至極,易於理解
◆[3]闡釋論據
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鬆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語形容。
兩句引語皆道出減負後的心理狀態。作者於此刻意再加以強調解釋,為下部分「扣論點闡述」作好準備。
◆[4]扣論點闡述
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快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備,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來,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
(ˇ)統一:作者能充分闡釋當責任(即重負/心上一塊石頭)完成了,那種放下的快慰(如釋 / 落了地),讓人感到無比快樂
(!)語文學習絕非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的浸淫,並透過有意識的學習,才能積厚修成。
文:語文工作者 揚日
[語文同樂 第2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