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又到春意盎然的復活節,是港人外遊熱門的日子。旅行社例必排茯d詢行程的顧客,媒體也樂於比較旅行團的價格升跌來反映市道——且慢,為何外遊總是離不開旅行團?
東方重景點 西方重過程
相比西方人樂於做背包客,中日韓外遊仍以旅行團為主流,似乎與東方思維有關。台灣談話節目中的西方人常常提及,中國人習慣跟團及把行程排得滿滿,令愛好自由的他們極不理解。這既是個人與團體的習性差異,也是旅遊態度的差異:西方人講求休息與冒險,東方人講求知名景點。
社會學家山田昌弘認為,日本人愛選擇既定行程,是追求不用冒險就能獲得回報的效率。李圭泰《韓國人在想什麼》則說,韓國人愛唱歌喝酒和睡覺來把旅遊過程「虛無化」,而將重點放在景點的拍照上,源於社會的「結果主義」——與重視學歷、愛好名牌息息相關。他認為這與東方風土有關:氣候無常下事物永遠在變,只能重視結果,不像西方重視過程。
但求諸古籍,卻不無疑問——古人的旅遊並非如此。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已把出遊視作排解情緒的方法,例如《詩?泉水》及《詩?竹竿》「駕言出遊,以寫我憂」(言是虛詞)、屈原〈遠遊〉「悲時俗之迫阨兮,願輕舉而遠遊」,形成一套重視情感的遊記傳統——正如《文心雕龍?物色》說,寫景要點不在雕琢,而是「心」與「物」的交感,亦即景物本身並非重點。因而古代著名山水遊記多非記述名山大川,反而卻有永州、黃州等眾多因遊記而知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出遊趨易 形成士庶之別
不過到明清時代,一切就起了變化。明代後期民間出現旅遊熱,尤其江南各地名勝人頭湧湧,張岱《陶庵夢憶》謂杭州「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其〈岱志〉則稱泰山「入山者日八九千人,春初日滿二萬」。經歷一段蕭條後清代中葉旅遊風潮再興,旅遊指南、衣食住行、導遊及用具等更勝前代,已能看到現代旅遊的雛形。
會有這樣的變異,在於古代因物質條件所限,能出遊的多是世家子弟或浪子才俊,又或帶有打破日常生活的目的,而偏向超脫;但在商品經濟發展蓬勃的明清,旅遊下移成民間消費,對以享樂為目的的務實平民而言,「效率」自然最重要。也正因如此,明清文人對旅遊有茪ㄝh與庶民同路的雅俗之辨,與現在跟團與不跟團的二分道理相同。
現在旅行團成為主流,可以說是旅遊庶民化的終極形態。但從近年愈來愈多人選擇不跟團看來,香港已逐漸擺脫單純務實的思維,以至一些政治人物把「實幹」掛在口邊,便得不到多數民意支持。
圖:資料圖片
文: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語文同樂 第2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