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人士論揭高層取態迥異

[2016.05.27] 發表
「權威人士」與國務院態度有異,顯示高層在經濟政策上分歧明顯。圖為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和總理李克強(右)今年3月出席全國人大會議。(資料圖片)

官方喉舌《人民日報》5月9日在頭版刊登「權威人士」言論之所以令外界極度關注,不單單因其闡釋了中國經濟未來走向,更重要是文章觀點與年初以來的經濟政策,乃至部分高層發言有明顯不同(見表),甚至是否定了一些政策傾向,擺出一種「撥亂反正」的姿態。

瑞穗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直言,「權威人士」言論釋出不同政策傾向,尤其對首季經濟的判斷,「權威人士」不認同用「開門紅」等褒義詞形容,與3月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及4月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表示首季實現開門紅大相逕庭。

否定原有傾向 呈不確定性

沈建光指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政策出現奇特現象,例如去槓桿變成債轉股,去產能又要不破產、保就業,去庫存也演變成加槓桿推高樓價;他指,原本在3月兩會感到政府已經有傾向,以穩增長與保就業居首位,去產能與去槓桿重要性次之,不過,「權威人士」的言論,又使得逐漸明晰的傾向出現不確定性,似乎平衡點更向改革傾斜。

然而「權威人士」似未能令高層對改革態度的矛盾消弭,就在刊登「權威人士」言論後翌日,《人民日報》再於第二版刊登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講話,提到新常態不是要官員不作為;一星期後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習再提出官員面對改革不能因為困難多而不作為,對有人改革不力的不滿溢於言表。

官員改革不力 惹習不滿

值得注意是,就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同日,由李克強領導的國務院罕有在官網連發三文,說明經濟實現「較好開局」,又與「權威人士」觀點相異,此外又宣傳李克強提出的「S形曲線」動力論,一下子英文字母滿天飛。

更多中國要聞
中國製造立體快巴不佔車道
【明報專訊】據統計,內地每年都有2000萬輛新車「落地」,對塞車及空氣污染問題構成壓力,但上星期舉行的北京科技產業博覽會中,有生產商正式發布... 詳情
台山核電廠封頂趕明年投產
【明報專訊】位於廣東江門市的台山核電站整個計劃,擬興建六台發電機組,已獲批的一期工程共有兩台,投資額達730億元(人民幣·下同),是目前在電... 詳情
穗的士佬跳江救人財物被偷
【明報專訊】廣州越秀區32歲的士司機朱亮,昨日凌晨在街邊候客,看見一名20多歲女子與一名男子爭吵後突然跳江輕生。朱亮見狀跳江救人,未... 詳情
國防部:「堅決遏制台獨」 未否認將大規模軍演傳聞
【明報專訊】針對傳聞指解放軍將在台灣總統蔡英文就職後,舉行大規模軍演「震懾台獨」,國防部未正面回應,僅搬出國台辦聲明說,中國將堅決遏制任何形... 詳情
中美軍事對弈愈趨緊張。英國《衛報》報道,中國將首次派遣核潛艇進入太平洋,原因是美國新型武器系統正威脅中國現有的震懾力。 報道分析認為,...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