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Kenny:老師以不同的態度對待成績好和差的同學,讀書就是為了配合老師嗎?
Ian:有同學因讀書壓力太大,要看心理醫生。在這制度下,有很多無形的比較和競爭,很大壓力也很辛苦。
Ben:我弟弟曾目睹同學在課室自殺,弟弟立刻找老師幫忙,回到課室看到同學拿茪M割脈,幸好及時阻止了,可見香港中學生面對何等的壓力。
Jason:就讀小三的弟弟星期一至五都要補習。我小時候從沒有被父母強迫參加興趣班,弟弟可能正承受比自己現時更大的壓力。
Harrison:學校讀書氣氛濃厚,有幾名成績好的同學非常認真,小息和午飯時間也在溫習。感覺很忙碌,只有初中約兩年半可以多玩一些。
Silver:現替小一女生補習,覺得她愈來愈不喜歡上學,但補習後會主動看書。我不禁想學校有否教她需要的東西。學習不是人的天性嗎?現時的教育制度是否在扼殺學生?
◆最想改變的是……
Ian:現時中學生出路過於單一,有種「不能上大學就會死」的感覺。希望社會有更多元化的出路,不想大家迫在一起爭一條路。
Ben:不是人人都擅長讀書,我們(樂隊中)8個人也不是每個都成績好,希望社會能接受不同類型的人。社會似乎過分以成績來斷定一個人個性的好壞,以及勤力乖巧與否。
◆對未來的希望……
Kenny:成績不好便覺得灰,就像行樓梯時,一級一級走,上不到大學便踏了空跌下去。但學校其實有很多好老師和社工,在課餘主動關心看來沮喪、不開心的同學……對目標感到迷糊,尚未找到。
Ben:雖然在社會氣氛下有一定壓力,但這個年代愈來愈多人關心年輕人,相信有很多人願意付出,改變單一化的社會。
Ian:社會給的印象就是入不到大學=失業=失敗。
◆生涯規劃/理想中的教育條件……
Ian :「生涯規劃,多元出路」只是金句嗎?覺得社會有潛規則,懷疑生涯規劃的實際幫助。感覺像陶淵明因仕途失意而淡泊名利一樣,大家要看輕一點,灰完便找其他出路,總有出路的!
Kenny:學生想要發展興趣,真正需要的是空間和時間,不應只是「填問卷」和做「心理測驗」,期望能夠真正培養和發掘學生的興趣,並加以肯定。
Jason :理想中的快樂學習是找到在這世界上的生存價值。成績不好的學生,可能強於活動統籌或其他能力,希望學生有時間和機會找到自己。
Lalay:不想讀書只是為了分數。
Silver:讀書包括吸收知識和成長,但現時好像有九成時間都用來吸收知識。對於生涯規劃,我希望有mentor(導師)引導思考、在困惑時給予意見,guide(引導)自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