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近,作家系列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的第二輯在香港公映,其中有香港作家劉以鬯的《1918》、西西的《我城》、也斯的《東西》。《語文同樂》一連三個月,每月一期解讀作家和電影。第一期由鄭政恆寫西西。 西西自1953年開始發表創作,1966年出版第一部小說單行本《東城故事》和1969年在《快報》連載〈象是笨蛋〉,當時是西西的「存在主義時期」,接受了卡夫卡和卡繆的影響,叩問存在的意義,探索生存的荒誕,充滿實驗色彩。 後來,西西走出了存在主義的影子,寫了〈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浮城誌異〉、〈肥土鎮灰闌記〉、〈玫瑰阿娥的白髮時代〉和〈解體〉等許多出色的短篇小說,還有代表作《我城》、《哀悼乳房》、《飛氈》等等,這些出色的小說,涉及了人的情感、生老病死、香港本土生活、性別、社會身分。 西西的詩也精彩,看素葉版的《石磬》,薄薄一冊,後來再看洪範版《西西詩集》。有時選一兩首作品,跟新詩創作坊的同學分享,鼓勵學生仿作〈快餐店〉和〈可不可以說〉,也學習〈海素〉和〈父親的背囊〉的人物描寫、〈熱水爐〉和〈長著鬍子的門神〉的童心、〈重陽〉的獨白、〈停雲〉的幽默、〈白髮朋友〉的生活化,一起學習西西的筆法,簡潔、自然。 陳果:「我城」變成「我們的城」 西西的《我城》,是目前為止對西西生活最全面的影像呈現,是一部多層次的文學作家紀錄片,有作品的引介和訪談等等。《我城》最吸引的地方,除了展現西西的生活,學者和作家討論西西的作品,更緊扣當代的香港社會,尤其是面對變化急速的城市,正如陳果在訪問中說:「我一路拍,一路了解西西的寫作歷程,香港原來有些人默默耕耘,他們固執也好,對本土關心也好,結合了我對本土價值某些堅持。我最大的投入或許是將『我城』變成『我們的城』,因為《我城》只是西西的,若然我加了自己的觀點進去,或是由此啟發更多東西,香港就是大家的香港。」 西西的紀錄片《我城》,教我們看到西西如何從60年代走過來,直到現在的《縫熊志》和《猿猴志》階段,她的活力與創意不減。看紀錄片,重要的還是看到人的生活與生存。 圖:資料圖片 文:鄭政恆 - 影評人╱樂評人╱書評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