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各國爭入「中國版世銀」
現代中國﹕亞投行X綜合國力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4月15日,由中國主導、被稱為「中國版世銀」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簡稱AIIB或亞投行)確認有57個創始成員國,全部為主權國家,包括18個歐洲國家。創始成員國有權在籌建階段討論和制訂亞投行的章程,普通成員只能遵守既有規則。
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10月首次提出籌建一個多國政府組成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目的之一是將亞洲的高儲蓄變成高投資,如透過低息貸款予發展中國家,集中推動扶貧和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眾生活。目前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亞洲開發銀行(ADB)負責同類工作。
中方:補充亞開行職能
中方認為,亞投行一方面能繼續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改革,同時也可補充亞洲開發銀行的投資、融資與國際援助職能,減少資金外流,有利區內經濟保持活力與增長。分析認為,中國試圖藉亞投行在國際金融體系爭取話語權乃至主導權,體現出中國嘗試在外交戰略中發揮「資本力量」。
外界普遍認為,日本主導和任命行長的亞洲開發銀行正是北京推動亞投行的最直接假想敵。亞洲開發銀行基本上由出資佔比最多的日本和美國主導,中國的出資份額和投票權分別僅佔6.46%和5.47%,不及美、日的一半。
此外,按現行IMF制度,美國擁有16.75%投票權,IMF的重大決策須獲85%票數才能通過,美國實質上可獨立提出否決。此安排對發展中國家極不公平。
中國料擁絕對發言權
和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等根據出資佔股比例決定投票權不同,亞投行1000億美元的法定資金,亞洲和非亞洲成員國各出資750億美元及250億美元,各國的投票權將按出資比例調整,出資多寡則按各國經濟規模如GDP決定。日經中文網分析,中國的出資比例可能在40%左右,是最大出資國;第二的印度出資約佔10%,意味中國將有壓倒性的發言權。
美國認為亞投行會威脅其利益,曾極力游說盟友不要加入。不過,英國3月12日申請加入亞投行成為轉捩點,德國、法國、意大利、瑞士、韓國和澳洲紛紛加入。日本至今對是否加入態度仍謹慎,美國財長則表達了與亞投行合作的意願。
──綜合《明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