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風黑雨羅氏大屋受損 建築師籲政府主動助修
【明報專訊】茶果嶺村重建在即,有老店表明不會保留舊物,部分村內舊建築亦未獲保留。將獲保留的三級歷史建築羅氏大屋早前亦因黑雨出現水浸。有保育人士認為政府不應太被動,應提前介入協助保育老店舊物和舊建築,供日後呈現茶果嶺歷史。
創辦「香港探古」的建築師黃洪銓指出,老店舊物能反映地方特色,重建時政府會待老店離場後考慮是否保育其留下之物品,認為做法過於被動及欠缺規劃,應提前介入保育,構思未來如何善用舊物呈現歷史。
老店舊物去向未明,茶果嶺部分舊建築亦被清拆,包括1950年代建成的四山公立學校和茶果嶺鄉民聯誼會會址,現為廢紙回收廠的舊磁泥廠亦不保留。
本月5日黑雨,記者兩日後隨村民「茶仔華」深入羅氏大屋觀察,內部荈}多間房,部分有H和雜物,有居住痕[。當日屋內水浸高約2厘米,並有H舖下塌。茶仔華說,羅氏大屋頂部遮擋物於上月10號風球「韋帕」期間被吹走,黑雨時水位一度高及腳跟。他說,居於羅氏大屋的7戶人近月陸續搬走,其兒子自2017年起搬進羅氏大屋,近日因黑雨暫居親戚之家。
磁泥廠不留 土拓署:花崗岩磚交房協
黃洪銓表示,羅氏大屋仍屬私人業權,業主有責任復修,政府亦可協助。至於磁泥廠,他認為狀G良好且具歷史價值,不獲保留是可惜。土木工程拓展署上月回覆本報稱,磁泥廠經評估後未獲歷史評級,清拆前會拍攝及編製測繪紀錄,並會將花崗岩磚等建築物料交予房協,考慮融入公屋建築設計或作合適展示。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