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熱研中西醫合治 試機械狗入叢林滅蚊
【明報專訊】本港累計錄得9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目前無特定治療方法或針對此病的特效藥。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透露,本港近日有病人出院後仍有關節痛,醫管局正研究可否透過中西醫配合治療基孔肯雅熱,例如針對慢性關節痛。立法會議員、註冊中醫學會會長陳永光稱,中醫以治療症狀為主,透過中藥、針灸治療,認為本港可參考國家衛健委的治療方案。
有患者出院仍有關節痛
徐樂堅在有線新聞節目《有理有得傾》稱,本港輸入個案病徵較典型,包括發燒、關節痛和出疹等,一名病人出院時仍有少許關節痛,當局將跟進。他說國家衛健委提出在治療基孔肯雅熱加入中醫治療,醫管局正分析科學數據和實證。翻查衛健委治療方案,中醫治療基孔肯雅熱屬中醫濕溫範疇,治法為清熱化濕、疏風透疹等,並配有藥方。
徐稱,全球現有兩種基孔肯雅熱疫苗,只在某些國家用於高危者,且世衛仍在研究疫苗效用和安全性。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相關科學委員會認為未有足夠科學證據支持引入疫苗,政府會繼續留意國際做法及世衛意見。
星研植細菌阻蚊繁殖有成效
廣東省基孔肯雅熱新增個案近日回落,但徐樂堅強調防疫仍有挑戰,廣東若仍有雨、天氣熱,蚊子易滋生;他說全球已有過百國家和地區出現個案,截至7月總感染人數達24萬。
本港昨無新增基孔肯雅熱個案。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昨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稱,預料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會繼續增加,難以排除出現本地個案,但強調現時措施能控制爆發。他說,政府下月起計劃試用一隻機械狗,到崎嶇地方或叢林做霧化滅蚊,若效果良好,會增加機械狗數量,亦研究不同滅蚊措施。他說世衛建議在白紋伊蚊體內培植細菌,以減少繁殖和病毒傳播力,新加坡正使用相關方法,效果良好,希望本港明年起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