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查票7700次 按年增8成
運聯去年發逾3.2萬張逃票罰單
【明報專訊】運輸聯線(TransLink)去年起加強查票行動,下半年平均每日查票7700次,全年合共開出逾3.23萬張罰單,有關行動將於今年持續進行,從而減少逃票行為帶來的財務損失。
在大溫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未付或支付錯誤車資的乘客,現在比起2023年更容易被運聯交通安全官員及運輸警察查獲。運聯自去年上半年起增加查票次數,並於同年7月初正式啟動加強查票行動,進一步提升查票頻率,今年有關行動仍在進行。運聯數據顯示,去年7月至12月約有140萬次查票行動,平均每天約7700次,較去年上半年約77.6萬次查票,即平均每天約4200次,增加了80%。
與此同時,去年下半年的查票次數更是前年同期的三倍多,前年下半年的查票次數約45.7萬次,即平均每天約2400次,上半年則約43.2萬次,平均每天約2300次。從全年數據來看,去年合共進行約220萬次查票,而前年僅約88.9萬次。運聯發言人蒙頓(Dan Mountain)指,查票行動可能包括檢查乘客是否支付正確車資,或僅觀察乘客在驗票閘門進出的情況。
根據觀察,查票行動涵蓋巴士車廂、巴士站及驗票閘門,查票人員會使用手持設備檢查乘客的卡片或車票是否有效,同時篩查進出站的乘客。
蒙頓表示,這次加強查票行動相信達到了預期效果,「從經驗來看,加強執法確實幫助乘客更了解票務規則,查票人員也發現正確支付車資的比例有所提升。」
運聯去年合共開出超過3.23萬張逃票罰單,蒙頓指今年仍會持續加強查票,目的是減少逃票行為、教育乘客遵守票務規則,以及提升交通系統的安全性,「我們目前正在蒐集大量數據,以估算整個交通系統內的逃票情況。」
去年運聯粗略估計,每年因逃票導致的票務收入損失約為4000萬元,金額相當於整個架空列車(SkyTrain)及西岸快車(West Coast Express)三個月的營運成本總和。透過去年7月啟動的加強查票行動,運聯希望每年減少約500萬元的逃票損失。
根據現行規定,乘客若被發現在付費區內未支付車資或無法提供有效票據,將面臨173元的罰款,若未有繳交罰款,金額將隨時間增加,在罰單開出第180天,罰款將增加40元,並在第366天再增加60元。此外,若乘客未繳清罰款,罰單可能被轉交至催收機構,並可能影響申請或更新駕駛執照及車輛保險。
運聯補充指,整體乘客量在2023年初已回復至新冠疫情前的80%,於同年9月達到90%以上,並且至今仍維持在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