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與人生:建築轉為文字 傳播背後文化
【明報專訊】建築物於大眾而言是具體、形象化的;將其轉化成文字與文化符號,有時候反能讓人更深入了解每幢建築物、每個空間背後想要傳遞的信息,以及建築師對社會提出的疑問。建築師彭展華(Bob)自2015年起在雜誌撰文寫建築,每篇文章都包含他看待建築的獨特觀點,由淺入深傳播建築文化。
以建築回應社會
建築與生活緊密聯繫,既可提供生活場所,也可創造生活方式。近年「地方營造」(placemaking)一詞常被提及,相關項目亦不少。Bob指地方營造與傳統建築概念不同,古時建築並非屬於平民,宮殿、教堂等皆為上流場所,「反觀現代社會的空間使用講求平等,以前設計多由建築師的角度出發,『由上而下』;現在不論公眾和私人建築都很常在設計階段加入公眾參與,令設計更緊扣日常、融合社區」。
今天建築師設計的不再止於建築物本身,更是建構空間或生活方式,正因空間設計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使用者易對建築物產生情感連結,建築物亦可帶動社區的整體情緒。Bob舉例,2000年英國建築師Will Alsop為倫敦相對不富裕的地區佩克漢(Peckham)設計新圖書館Peckham Library,外牆採用會因應天氣而變色的物料,屋頂上建有矚目的紅色「飛碟」,大門外則設計成有蓋廣場,作為公共空間。圖書館獲得英國建築界最高殊榮的「史特靈獎」(Stirling Prize),而且尤其受年輕人歡迎,會員人數大幅超過倫敦其他圖書館,不但為該區帶來新氣象,當地居民也因此為社區自豪。
建築不止與人的生活相關,與整體社會更是一脈相承,這也是不少國際級建築師一直透過寫作積極參與社會議題的原因。「香港建築師鮮有在報章撰文的習慣,除了建築師學會的專欄,香港也沒有其他專門寫建築的刊物。」Bob曾在日本建築師磯崎新(1931-2022)的事務所任職,深受大師影響。磯崎新多年來在報章撰寫評論文章,透過文字與大眾探討「建築」議題。Bob說不少日本建築師均會撰文,不止從美學角度討論建築,更會剖析建築概念、文化及倡議政策,引起社會討論和帶來改變。他舉例,磯崎新曾批評東京奧運的主場館設計像「一隻等待日本沉沒的烏龜」,促使日本政府重新招標,最終選擇建築師隈研吾團隊的方案。由此可見,建築師的影響力其實不止見於作品當中,也可反映在社會議題之上。
Bob自己也於7月出版《建築文雜》,結集10年來寫下的36篇文章。書籍採用105×145毫米尺寸,比市面上一般書籍小巧,他解釋:「日本很多文庫本(小型平裝書)都採用這樣的尺寸,可『放落褲袋』隨身攜帶,方便大家在通勤時閱讀。」
■知多點
建築的感性力量
Bob表示,建築的顏色、物料等對使用者的情緒帶來影響力,「例如安藤忠雄作品中常見的水泥,予人平靜的感覺,可以營造一個詩意的環境;咖啡店常使用的紅磚有擁抱別人(embracing)、溫暖的感覺,木材代表自然,鋁板則予人冰冷、工業化、機械化之感,例如倫敦的Lloyd’s Building就是採用這種物料」。
打開建築 傳播建築文化
Bob在數年前的訪問中提及希望傳播建築文化,「建築文化涉及多個面向,很難用三言兩語定義;身為建築師,我希望可以開發更多渠道讓大眾認識建築設計」。為了完成這個「給自己的任務」,他除在雜誌撰文記錄與年輕建築師的對談,今年更聯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將Open House Festival帶到香港。
Bob參與牽頭的Open House Hong Kong(打開香港)已在9月舉行,有逾50幢建築參與。談到當中最推薦的特色建築,曾研究香港粗獷建築並把研究結果結集成書的Bob「私心推介」粗獷建築代表聖士提反書院,以及循道徽z聯合教會北角堂,「其他特色建築包括近年placemaking的成功例子、位於荃灣的二陂坊遊樂場,還有元朗錦田的動物收容所阿棍屋,灣仔藍屋亦有居民願意開放自己的單位讓公眾參觀,彰顯了Open House Festival的初衷」。
■知多點
Open House Festival
為加深普羅大眾對建築和城市設計的認識,建築師Victoria Thornton於1992年在英國創辦Open House Festival,把平日不對外開放的特色建築物包括私人住宅,「打開」讓公眾參觀。首屆有20幢建築物參與,至1994年已擴展至200幢。今日活動已發展成每年一度的國際盛事,並發展成更大規模的「Open City」活動,意味不限展示建築物,更在意呈現整體城市空間。
破除建築主義的框架
學術界以各種建築主義定義建築特性與風格,Bob指現代建築較多樣化,與其說建築師根據某種風格設計,更多情G是設計完成後,引起社會討論,再歸納出建築風格。
現代建築師不再受風格所限,近代愈見設計新穎的建築,即使在香港這片彈丸之地,也有為數不少前衛兼實用的建築物,如建有飛拱桁架的北角皇都戲院就是劃時代作品;英國建築師Zaha Hadid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的設計學院大樓(賽馬會創新樓)亦玩味十足,大樓看似「三尖八角」,立面傾斜、呈不規則及幾何形狀。
「創新的建築本身可作為一個提問的工具,引起討論,也有批判的作用。」Bob以被當地人戲稱為「大褲衩」、「奇怪的建築」的北京央視總部大樓為例,大樓剛落成時爭議四起,這個實驗性設計,其實是對「摩天大樓是否一定要建成直線」提出疑問,探索大廈設計的可能性。他補充:「由Rem Koolhaas和OMA事務所操刀的葡萄牙波爾圖音樂廳(Casa de Mysica)也是其中一例,他們挑戰傳統音樂廳四面密封的設計,重新定義音樂廳內部和外部環境的關係。」大家走在街上,細看眼前棟棟高樓大廈,或許也可嘗試思考建築物與自己、社區甚至整個社會的關係?
■Profile
彭展華(Bob)
註冊建築師,Docomomo香港分會成員。參與建築項目包括北角.小「嶼」、K11 Musea光影長廊及杭州開物創新大廈等。曾獲2017年「40 under 40」優秀設計師、2018年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Best 100」等獎項;2024年憑《知與未知-香港粗獷建築檔案》研究項目獲信言設計大使藝術雙人獎(Design Trust Arts Prize)。2015年起撰寫建築相關文章,現為《號外》專欄作家。
文:鄭寶欣
圖:鄭寶欣、陳綺雯、受訪者及三聯書店提供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