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電動車強加關稅 歐盟自傷
近日,歐盟宣布擬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引發各界廣泛關注。然而,深入分析其動機和影響不難發現,此舉短期內雖看似意在「保護」本土汽車產業,實則對歐盟自身的長遠利益構成了嚴重損害,可謂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到頭來「傷」的還是自己。
近年來,中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在此背景下,歐盟擬加徵關稅的舉動,似乎意在抵禦內地電動汽車的強勁競爭,以維護本土產業的生存空間。但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做法不僅忽視了現實情G,而且還忽略了市場公平競爭的積極作用。從事實層面看,中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關鍵在於對外開放和公平競爭,而非補貼。
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汽車進口關稅稅率下調至25%,與國際市場基本接軌。2018年,中國整車進口平均關稅進一步降至13.8%,其中零部件平均關稅僅6%,並取消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19年,外商獨資整車製造項目Tesla(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開工投產。2022年,中國內地進一步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寶馬集團在華晨寶馬中的持股比例增加到75%。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非靠補貼
同時,雖然當前中國新能源車出口勢頭強勁,但需看到的是,到2022年底中國新能源車購置補貼政策已到期退出,但歐美仍在實施大額購置補貼,補貼力度明顯高於中國。以「反補貼」名義限制內地電動車,不僅是典型的雙重標準,還明顯違反市場公平競爭。對此,法國《論壇報》曾犀利點評,「此舉是將中國製造的電動車排除在外的武器」。
歐盟此番擬對中國電動車強加關稅,雖然短期內看似「保護」本土汽車產業,但到頭來可能更多還是傷了自己。其一,歐盟汽車行業高度依賴國際市場。數據顯示,歐盟汽車行業每年創造近千億歐元貿易順差,2023年德國生產的汽車近80%用於出口。
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是歐盟車企的共同期盼,在當前中國內地市場中,福士、奧迪、平治、寶馬等歐洲汽車品牌銷量比重均超過30%,針對歐盟加徵關稅的做法,不少歐洲車企近日也公開反對,認為這是錯誤決策,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弊大於利,到頭來可能適得其反。其二,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只能暫時「守住」歐盟本土市場,但在新能源轉型大背景下,歐盟汽車產業全球競爭力恐將進一步下降。從歐盟汽車市場的現狀觀察,當前市場競爭程度有限,這也造成了企業創新活力的不足。
業內普遍都認為,歐盟本土汽車產業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進程上稍顯滯後,未能緊跟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若對中國電動車採取排斥措施,只會讓歐盟的汽車企業持續處於「舒適圈」,而與世界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漸行漸遠。文:馮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