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中物:帶虓R,一起走到盡頭——《同歸於盡》
【明報專訊】泳兒近年憑《溝渠暢泳》及《荊棘海》等暗黑系列歌曲,重新在樂壇發光發熱,橫掃不少歌曲獎項,其中《溝渠暢泳》更成為「五台冠軍歌」。新歌《同歸於盡》作為音樂團隊製作的新三部曲第一首歌,繼續延續班底的藝術性,讓人不得不佩服這個團隊的想法和膽量,能夠將駭人的成語,變成一首甜蜜雋永的歌。
肉體與靈魂之異
同歸於盡,意指一同珝孺峖漱`。然而,填詞人周耀輝將這充滿仇恨的成語,變成浪漫的誓言。
主歌先寫「很多捉不緊的/很多捨不得的/全是不肯過去的事/全是不肯散去的人/有盡」,回憶與記憶是影響人的情感要素,歌詞入題就以牽掛、回憶提醒大家,我們總會遇到不少無法放下的人、事、物。「有盡」並不是心中有盡,而是說客體事物終會逝去,即使是曾經的憾事,隨蚢鴾閰峓畯怞漱`,總有一天會離開這些讓我們不捨的記憶。於回憶而言,時間、物件與身體互相交集,時間就成為這首歌的突破口,讓我們理解歌詞中「盡」的意義。
到第二段「很多不想走的偏偏必須走的/為此/很相信/到盡頭有你/到盡頭有我」,從上一段我們得知,死亡必然發生,「相信」一詞便將愛的無盡展現出來,我們與不捨的人、事、物一同走到盡頭處,跨越生命,「愛」的承諾卻是無窮無盡。副歌「同歸於盡/同歸於天不盡」正正將「靈肉」二者分開,肉體會消亡殆盡,但擁有愛的靈魂卻是「散於心裡的三世」也不會消失,即便死去,愛也不會終結。此情無計可消除,誠如歌詞所寫「散於心裡會留低/留低/全是愛/全是愛到不歸」。「同」並不止單方面施予,是相互達成的結果,因為人總是害怕寂寞、害怕一個人,留下的無論身處何方,都是置身「同歸」、「同在」的狀態,這亦是歌詞甜蜜之處。
顛覆「同歸於盡」日常用法——同歸於天不盡
歌名甚至歌詞,能夠讓我們重新感知依然麻木的文字,甚至事物。當看到歌名「同歸於盡」,自然聯想到仇恨、憤怒,但周耀輝將「同歸於盡」陌生化,改變其語義,使之表意與日常語言相互疏離,讓聽眾產生陌生感,達到耳目一新的效果。周耀輝使用的陌生化非毫無節制,他把控了字詞與人的距離,距離太遠或較難產生共鳴,太近又發揮不了歌詞之美。實際上他並沒有扭曲「同歸於盡」的意思,只不過提醒我們,一同到達盡頭不止有仇恨,原來愛也可以走到盡頭。
歌詞顛覆我們已知的因果敘述,「同歸於盡」有玉石俱焚之意,「盡」由仇恨延伸到死亡、犧牲。《同》的歌詞則以愛作出發點,「盡」依舊指死亡,但後續「同歸於天不盡」一句便寫出愛的永恆。人生有許多不確定,死亡算是唯一可確定的事,若然我們走到死亡階段,能有蚑T定可到盡頭的愛,也算無憾。
歌曲MV的視角同樣值得注意,在旁觀者眼中,男主角只有自己一人,他卻彷彿對茠躓藎竣F許多甜蜜之事。人鬼殊途,男主角仍然努力達成所有想跟已逝女主角一起實現的願望,或許如同小說《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主角的恩師墨瑞(Morrie)所說的一句「死亡結束的是生命,不是關係」,這恰恰貼合《同歸於盡》想要表達的主題:只要有愛,誰也遺下不了誰。
■作者簡介
姚慶萬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教師,任教中文、中國文學科,喜歡詩與歌詞。作品散見於《聲韻詩刊》、《虛詞無形》、《大頭菜文藝月刊》、《別字》等。)
文:姚慶萬
圖:《同歸於盡》MV截圖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