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劉:不應以投票率衡量新制認受
【明報專訊】早前政府公布區議會改革方案,擬今年12月舉行選舉,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曾國嚏B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分別受訪均表示,不能對投票率有太高期望。曾國擊{為,投票率受多個因素影響,包括參選人政綱、社會氣氛等。葉太就認為,不應以直選投票率衡量新選制的認受,而是取決於新制度下,議員以至整體區議會的表現。
曾國嚏G不追求高投票率
政府建議新一屆區議會由委任、地區委員會界別和直選議席組成,比例為「442」,直選議席比例由現時逾九成減至兩成。被問到直選議席減少會否減低投票意欲時,曾國嬰b商台《政經星期六》稱,投票率受多個因素影響,包括參選人政綱、社會氣氛等,因此不會追求很高投票率,但希望巿民珍惜手中一票參與選舉。
葉太在有線新聞《有理有得傾》表示,不應以直選投票率衡量新選制的認受,亦不應對投票率要求太高,認為新方案令區議會更踏實,強調市民仍「有得揀」。
2019年對上一屆區會選舉的投票率達71.23%,是香港回歸以來最高(見表)。葉太指出,2019年反對派用反對政府的議題催谷選票,甚至令市民恐懼,以對政府的憤怒「谷票」,形容是「要不得」。
翻查資料,首屆區議會於1982年由民選、委任、當然和官守議員組成,當時民選議席比例為27%。葉太稱不應將新制與1980年代比較,因社會和政治環境都不同,認為新方案參考了立法會組成以達至均衡參與,並呼籲市民不要單看議員以什麼途徑進入議會,而是看議員可提供的貢獻。
指直選只能選想出選的人 今多元
民選議席大減被指是民主倒退,曾國衛不認同說法,認為現時方案是「因時制宜」,過往的直選只能選出想出選的人,部分有能力的地區人士並不會參選,相信現時方案可出現多元的議會。
曾又稱,將在現屆區議會完結前完成新一屆區議會的產生工作,至於委任、選舉的先後次序,要按實際情G調節,而由於選區範圍較之前大,選舉開支和資助會調整。
麥美娟:非「嗌口號就能入社區」
出席同一節目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長麥美娟強調,新制下的區議會不會只反映單一意見。她相信,「三會」提名直選議員時,會考慮有關人士以往地區經驗,提名真正認識社區的人,而不會只提名「同聲同氣」的人,亦不會如現屆「嗌口號就能進入社區」。
副律政司長張國鈞在港台《星期六問責》表示,區議員本來就沒有公權力,反映意見就是扮演監察角色,若區議員反映意見後,問題解決不到,市民怪責的應是有公權力的行政機關,「之後(政府)解決得對不對、好不好,這就是區議員的監察角色」。
政府目標暑假前完成修例以在年底舉行選舉,張國鈞稱,修例涵蓋區議會職能、組成辦法、加入委任等條文,相信立法會會加開會議等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