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2.26
    星期日

逾半國民憂財務難撐至明年 62%稱市場風險大不宜投資

[2023.02.26] 發表
林儀君(圖右二)表示,市民可以考慮利用RRSP貸款來進行RRSP的供款,從而減省一筆即時的稅務開支。(許鈞彥攝)

【明報專訊】根據一項最新民調顯示,有近6成的本國國民表示,他們正在擔心自己的財務狀況能否撐到明年。同時,類似的財務焦慮亦都影響了他們的投資意願,有近6成的國民表示在2022年並沒有進行過任何投資。有財務管理專家建議市民,可以從各方面考慮開源節流的方法,並制定好一個財務目標來進行資產管理。

根據道明銀行(TD Bank)在本月的一份民調報告顯示,56%焦慮自己經濟狀態能否撐到明年的受訪國民表示,未曾為自己將來的財務需要,進行過任何規劃。另外,62%的受訪國民認為目前的市場存在太大風險,並不適合他們進行投資。道明銀行分行經理李定邦表示,在他接觸的客戶當中,都有聽到與民調結果類似的想法,他表示目前處於報稅季節,有銀行客人會表示,今年並不確定要否進行註冊退休儲蓄計劃(RRSP)的供款。

李定邦理解,現在市場上的確存在不穩定因素,加上通脹情況,可能都會影響到投資人士的信心。不過李解釋,長遠而言每個人都需要面對退休以及子女升學等階段,這些階段發生的時間點,並不會因為目前的經濟環境而改變。因此,不論經濟環境如何,他提醒市民仍然需要為未來的財務作出打算。

李定邦建議市民首先要釐清自己的財務目標,定好一個目標金額,再計劃如何往這個目標邁進。李提出一個「先投資在自己的財務目標」(Pay Yourself First)的概念。市民在收到每月薪酬時,可以先抽一部分來滿足了自己的財務目標,之後再去付日常的帳單以及開支。李指出市民也可以降低一些日常的非必要開支,例如減少外出用膳的次數等。在這樣的安排之下,李認為市民仍然可以,為自己的退休或子女升學等情況,進行不同的投資計劃。不過,李也補充,由於每個人都抱着不同的財務目標,所以實際所需要減少的開支,以及為財務目標所投入的金額亦會因人而異。

不過,假若市民在日常開支上已經減無可減的時候,那又可以有什麼方法呢?僑富金融理財行政總裁林儀君就提出「開源節流」以及「維持良好現金流」的兩個概念;林表示,「開源」最直觀的做法就是找多一份工作,不過這個做法可能未必適合每個人的情況;因此就要考慮到「節流」,林表示,除了減省日常開支之外,減少所需繳納的稅款亦是另一個可行的「節流」方式。

林表示,市民可以利用RRSP的供款,來減少該年度所需要繳交的稅項。林提出,假若市民未能夠在短期內騰出一筆款項來投資到RRSP戶口中,她建議市民可以考慮利用RRSP貸款來進行供款。林儀君表示,這個做法的好處是,當市民從RRSP供款中,所得到的豁免稅額是高於貸款所產生的利息,那就變相減少了相關稅務所需的開支。林指出,目前處於報稅季節,因此有很多銀行都有推出RRSP貸款。

林儀君補充,雖然目前利率高企,導致部分市民對貸款感到猶豫;不過,她就指出,以目前銀行的最優惠利率(Prime rate)6.45%來計算,以借貸一萬元為例,所需償還的利息則是645元。假若把這一萬元用作RRSP的供款,所得到的豁免稅額高於645元,那市民自然就省了一筆即時的稅務開支。

另外,根據道明銀行的民調,有34%的國民表示,他們對自身擁有的稅務知識並不抱有信心,亦不清楚自己的投資會如何影響所需繳納的稅款。因此,銀行分行經理李定邦表示,雖然目前市民可以從網上獲得很多不同資訊,但仍然建議市民如有需要,可以找尋專業人士的協助。

更多加國新聞二
逾38%加人聖誕消費超預算 今春削開支 商品市場受影響
【明報專訊】盡管通脹回落,但今年年初消費者節省消費,支出謹慎。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最近一份民調發現,高通脹加重了人們償還去年聖誕... 詳情
指缺情感同理心難作正確決定 加拿大人多不信任人工智能
【明報專訊】針對使用ChatGPT和Google Bard等人工智能新科技的加美民調顯示,有65%的加國受訪者表示未用過,而有19%表示只用... 詳情
失明女孩投訴航空服務 指系統性對殘疾人歧視
【明報專訊】多倫多一名殘疾女孩講述了她航空旅行中遭遇的不公對待,暴露出航空系統在服務有特殊需求旅客方面存在漏洞。 畢業於約克大學的派克...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