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重組問責官增 議員倡精簡處長級
【明報專訊】政府架構重組方案增加13個政治委任官員職位,令問責團隊編制由現屆政府的42人增至55人,大增逾三成,其中政治助理由現時14人增至20人。立法會財委會主席陳健波認為,部分配套公務員職位或可精簡。架構重組涉及每年9500萬元額外開支,有議員建議增設相關指標,以反映新職位是否物有所值。
張欣宇盼當局解釋副司長職能
立法會研究政府架構重組方案及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將於周五(20日)召開首次會議,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無競爭下當選委員會主席。委員會成員、新界北張欣宇認為,改組後問責官員人數增加,不一定能改善協調,現時單看架構圖亦未知副司長如何協助統籌,期望當局在委員會上解釋清楚,例如副司長是否有人事和財政權力。他亦關注新增的副律政司長,認為除非能協助跨部門法律支援,否則單純負責對外推廣,「似乎未必需要副司長級數」。
改組方案涉及57個額外公務員職位,有委員會成員稱,可檢視是否需要這麼多配套職位。建制派「班長」廖長江相信,立法會在審議階段將一貫以衡工量值角度看待,政府也需充分解釋副司長的角色。選委會議員劉智鵬認為,可研究是否需要這麼多配套人員,但最終取決於副司長工作範圍及需要,目前談論支持與否是言之尚早。
多名議員指可用KPI反映新職位成效
不屬委員會的陳健波說,預計架構重組方案在人事編制小組討論後,可以在6月中提交財委會。他說,留意到有議員關注精簡新編制,相信會在人事編制小組討論,「阿頭(局長及副司長)個位一定要開,但阿頭下面可否精簡些?是否需要咁多處長級(公務員)?」他舉例說,正副司長可共用新聞秘書。
多名委員會成員認為,可以透過指標反映新職位成效。九龍西梁文廣認為,副司長日後將負責指定項目,他們的表現可以透過相關項目的關鍵績效指標(KPI)反映。旅遊界姚柏良稱,重組後的額外開支是否值得需視乎結果,建議制訂相關指標。
行會成員葉國謙昨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增設副司長的財政開支值得,因為大灣區和房屋發展等工作要人統籌。他表示,副司長職級在司長和局長之間,需妥善處理正副司長分工,避免副司長「兩面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