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投資長期收租
加息可能入不敷出要脫手
【明報專訊】對於聯邦政府所謂的「打擊炒樓」行為而提出的應對措施,有華裔投資者認為對其影響不大,因為當初買樓就是看中物業價值的逐年增長而非「炒樓」的短期利益。但央行的加息政策反而可能會迫使他們將持有的物業脫手。
有華裔投資者Kevin表示,他在2017年買的一個樓花,位於市中心區,現在被疫情這麼一拖,要拖到明年才能收樓。另一個是2020年買的樓花,至於什麼時候能收樓都說不準,起碼是2025甚至2026年。
他表示﹕「雖然聯邦政府『不鼓勵一年內翻炒』的政策對我沒什麼影響,因為這兩個樓花我買下來時,就已經是打算作為出租用途,但也是很想知道,這個一年的年限,到底是從簽約之日算起呢?還是從收樓時開始算起?因為這又涉及到央行的加息政策,這個對我影響很大。」
他算過一筆帳,就目前出租的行價來說,如果還是保持目前的低利率,扣除每月的銀行還貸以及水電、物業費等各種雜費,Kevin都還能勉強保持收支平衡,但已經有一點「蝕錢」,要靠房產的升值來彌補損失。
但如果利率持續上升,再加上物價上漲,肯定就會入不敷出。
如果聯邦及省政府成功遏制住民眾對房價繼續上漲的預期,房價增幅空間縮小,屆時就得考慮把房子賣出去。
「如果政策規定是以房產轉入戶主名下時為起點的話,那就要再等一年的時間,那會給自己帶來比較沉重的財政負擔,這得失之間又得重新計算了。」
Kevin還表示,當初買樓主要還是考慮到房產的升值。「那個2017年買的樓,到現在5年升值50%,有哪一間公司的薪酬可以5年升50%?其他的投資項目,也都沒有這樣的升值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