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公僕效率 倡訂工作績效指標 增設應急動員機制 梁籌庭:公務員非紀律部隊
【明報專訊】特首選舉唯一候選人李家超公布競選政綱,首項綱領便提出「提升管治能力」,包括建議增設公務員應急「動員機制」,並在來屆政府上任百日內為指定工作訂立「關鍵績效指標(KPI)」。政黨及公務員團體認同訂立KPI,相信有助提升政府效率。有公務員團體就對動員機制有保留,認為如涉抽調人手隨時候命,須考慮公務員本身工作性質及怨氣,「公務員不是紀律部隊」。
政綱提到,要提升政府管治能力及增強統籌執行。李家超表示,會要求領導官員在問題初期及早介入指導及指揮,來屆政府行事「以結果為目標」,上任百日內會為指定工作訂立KPI,也會要求各部門檢視行政程序及運作方式,減省不必要環節,提升施政效率。
政府第五波疫情應對工作備受批評。李家超稱為強化應急能力,建議新增動員機制,危機出現時按行動需要制訂動員級別,各部門提供指定人數並組成應急隊伍,按需要由高級官員任指揮。
未提設副司長 倡18區建義工網絡
李家超又說,傾向沿用現屆政府提出的架構重組方案,即三司十三局變十五局,但說特首辦崗位安排仍須與現屆政府溝通;但政綱沒提及增設副司長等職位。政綱又提到,會在18區成立「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義工網絡,支援政府地區工作,也會邀請社會各界出謀獻策,善用智庫研究能力,提升社會整體政策研究的活力。
梁籌庭認同訂KPI 冀部門首長確保目標可行
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認同制訂KPI,有助市民清楚知道政府目標,但希望事前與部門首長溝通,須確保目標在執行上可行,不希望最終達不成目標,社會將責任推卸公務員。他相信李家超提出的動員機制,是參考疫情下圍封行動動員人手的做法,但對機制有保留,認為抽調人手隨時候命,也要考慮公務員本身有工作、工作壓力及怨氣,並關注超時工作補償等安排,又說「公務員不是紀律部隊」。
香港高級公務員協會主席李方冲認為,有更高層次的動員機制並有常設人手隨時候命,工作會更精準及快捷,更有助應付突發危機,認為方向正確。他說各部門本身已有政策或服務指標,相信訂定KPI有助提高工作效率。
葉劉淑儀:第五波證政府應變系統「荒廢」
曾任保安局長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認同需加強公務員應變機制,稱政府在第五波疫情的應變能力欠佳,質疑過去疏於預備,令內部原有應變系統變相「荒廢」。她認為,為指定工作設立KPI有助提升政府工作效率,例如可就建屋造地訂立KPI。對於李的政綱未就房屋等重點範疇設定KPI,她相信因時間關係所以未定目標,可待組班後再決定。葉太早前提出大刀闊斧改革公務員制度,被問政綱建議是否足夠,她稱政綱是具體方向,「不需要寫得咁死」,日後可再討論。
梁美芬:設KPI可改按章辦事作風
經民聯梁美芬表示,李家超的建議是針對公務員程序「拆牆鬆綁」的開始,認為設立KPI後自然會重視公務員的表現,改變過去按章辦事作風。她建議設立由司長級領導的「危機應變辦公室」,應對如衛生、金融和國家安全威脅等重大危機。
明報記者
(特首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