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28
    星期四

真假fun一fun:鴨球:阿根廷國民運動

[2022.04.28] 發表
鴨球是阿根廷的傳統國民運動,是騎馬將球傳送並投籃的競技運動。(@travelbuenosaires)
鴨球在阿根廷歷史悠久,從前是在草原生活的人的娛樂呢!因為有危險,一度被禁。(@travelbuenosaires)
比賽用的鴨球有手挽,讓球員可更易拿球。(@travelbuenosaires)
時至今天,鴨球比賽會在馬球場上舉行。馬球也是阿根廷熱門運動之一呢!(@travelbuenosaires)

【明報專訊】阿根廷有一項國民運動,稱為鴨球!這運動與鴨子有什麼關係?

阿根廷有不少著名的足球員,如馬拉當拿、美斯等,雖然足球在阿根廷受歡迎,但稱得上為國家代表的「國民運動」,卻是一項名為Pato的運動。Pato是1953年獲阿根廷政府立法「正名」的官方國家代表運動呢!跟阿根廷駐港總領事館職員了解,他們認為香港孩子或會對Pato感興趣!

Pato:把鴨子投進籃中

Pato在西班牙語是「鴨子」的意思,所以中文又稱這項運動為「鴨球」。「鴨球」在今天與鴨子一點關係也沒有,不過在400年前出現時,真的和鴨子有關!400年前的阿根廷人會把死了的鴨子放進皮袋中,然後大家騎上馬,將這皮袋當球傳遞,以投進籃中得分。數百年前的運動看來殘忍,因為舊時還未建立規則,這運動就曾因沒有規則、比賽出現暴力而被禁止呢!

◆知多點

阿根廷人——馬背上的人

鴨球最初是高卓人(Gaucho)的閒餘娛樂。高卓人是南美洲的半游牧民族,他們在南美洲如阿根廷的草原生活,擅騎馬,也會畜牧,因此在高卓人的生活中,馬是最佳伙伴。高卓人的生活習性影響着南美洲國家如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等,故此阿根廷的馬、牛等相當有名,而且不少阿根廷人都會騎馬,與馬有關的活動甚受歡迎,這些都與高卓人生活文化不無關係。

策馬追球

今時今日,鴨球沒有鴨,以特製的皮球取代,皮球上有6個手挽,可讓球員拿起球來拋擲、傳遞。

鴨球分兩隊作賽,4人一隊,每隊在草地場上通過合作,如傳球,將球投進對方的籃中。看來像是籃球比賽吧!不同的是,在場上跑的是馬,不是人!所有球員都騎馬作賽。在比賽中,若鴨球掉在地上,只要撿球的球員沒有從馬上摔下來,比賽仍然繼續。一般來說,比賽分為6節,每節8分鐘,以投中籃最多的一隊為勝。

◆知多點

馬球與鴨球

馬球也是阿根廷的著名運動,與鴨球一樣,球員都騎馬作賽。兩者不同的是,鴨球球員用手將球傳送,馬球球員則要用馬球杆擊球。◆

阿根廷「國馬」——克里奧馬

鴨球比賽,最重要的不是鴨,是馬。馬的表現影響比賽勝負,馬跑得多快、有多健壯,都是成敗關鍵。無論是鴨球,還是馬球,比賽的馬多是混種克里奧馬,牠們不少後代都成為著名的比賽馬匹。克里奧馬讓阿根廷人自豪,堪稱「國馬」,牠是起源於南美洲幅員包括阿根廷的彭巴草原馬種,以刻苦耐勞,耐力驚人聞名。

位於美國的國際馬匹博物館記載了克里奧馬的厲害:

1. 騎馬去美國

瑞士裔阿根廷作家A. F. Tschiffely,在1925至1928年間,花了4年,騎兩匹克里奧馬,走了1萬英里,即大約1.6萬多公里,從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走到美國紐約!兩匹馬不止健康地完成旅程,更活到老年,並回到阿根廷。後來,作家將經歷寫成書Southern Cross to Pole Star: Tschiffely's Ride。

2. 「鐵馬」認證

克里奧馬耐力驚人,是馬中「鐵馬」。曾有「耐力賽」在眾「鐵馬」中找出更為優秀的「鐵馬」:讓馬匹負載250磅重量,不給予額外食物(馬匹可沿途自行尋找食物),在連續75小時內完成750公里路程。時至今天,阿根廷、巴西仍有類似的耐力賽,但難度減低,在兩周內完成750公里路程。克里奧馬因為具有耐力,而且敏捷快速、容易馴養的特點,多用來幫助人類工作,現時馬球比賽的馬,有些是來自克里奧馬的混種後代。

馬與阿根廷

除了鴨球、馬球等與馬相關的運動外,賽馬、騎馬是當地人熱愛的活動呢!阿根廷人與馬都極具實力,據世界馬球巡迴賽的世界排名,首十名的馬球選手中,有九名來自阿根廷,當中包括世界排名第一!

■阿根廷(Argentina)檔案(圖)

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

官方語言:西班牙語

貨幣:阿根廷披索

特色:擁有大片草原,畜牧業、農業等較為發達

●常識站

游牧民族

指沒有固定生活居所,根據大自然資源的多寡而定期移居的民族。蒙古人也是游牧民族之一。

●想一想

1. 動物是人類的好伙伴、好幫手,你認為人類應如何善待牠們?

2. 你想和馬匹一起奔跑、運動嗎?為什麼?

3. 你認為在香港可以騎馬嗎?為什麼?

馬匹需要怎樣的生活環境呢?

●關鍵詞

馬 Horse

運動 Sport

國家的 National

受歡迎 Popular

草原 Grassland

文:鄭惠霞

圖:@travelbuenosaires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天下 第247期]

更多教育
自理常識:走路要小心
【明報專訊】常說走路要小心,避免自己受傷外,小心走路也是顧及他人安全呢! (見圖) ◆書名:這個時候怎麼辦?③ 出門社交 ... 詳情
每周一圖:吃龍蝦傷鯨魚?
【明報專訊】波士頓龍蝦的產地來自美國及加拿大,是香港人喜愛的海鮮之一。儘管波士頓龍蝦尚未受到絕種威脅,但捕撈龍蝦的網會纏繞極度瀕危的北大西洋...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