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突禁棕櫚油出口 國際糧油危機勢惡化
世界最大棕櫚油生產國印尼上周五(22日)宣布,從本周四起暫停出口棕櫚油和其原材料,以遏制國內食用油價格飈升和供應短缺問題。國際食油價格本已因為葵花籽油生產兩大國烏克蘭與俄羅斯交戰而飈升,印尼此舉勢加劇衝擊食用油市場,甚至其他相關產品與蛋糕、梳妝用品的市場。
棕櫚油是世上生產、消費和交易最多的食用油,適用於食用、加工食品、清潔產品、化妝品、生物燃料和其他產品,而且它是較昂貴的大豆油、葵花籽油和芥花籽油的廉價替代品。印尼是全球最大棕櫚油生產國,路透社指佔全球市場超過五成,主要買家包括中國和印度。印尼的平均食油零售價現時為每公升26,436盾(約14.4港元),較年初時大升超過四成。從3月起,印尼已有過幾次抗議糧油價格飈升和短缺的示威。
印尼總統佐科(Joko Widodo)上周五(22日)表示,在俄軍入侵主要農作物大國烏克蘭後,全球糧價創下新高,他希望確保自家糧油供應。又說,出口禁令將維持到其政府認為短缺問題解決為止。財長英特拉瓦蒂(Sri Mulyani Indrawati)表示,雅加達明白禁令會傷害其他國家,但:「當你擁有人民需要的商品,卻讓供應流失國外,你就不能站在人民面前。」
荷蘭合作銀行農產品市場研究主管梅拉(Carlos Mera)表示,印尼在世界食用油供應上的地位「無可替代」,故禁令「 絕對是重大打擊」。馬來西亞大宗商品經紀商Pelindung Bestari.董事蘇普拉馬尼亞姆(Paramalingam Supramaniam)指出,棕櫚油最大生產國禁止出口,全球本已緊張的植物油供應將更不穩定。大豆油是僅次於棕櫚油的全球第二大常用食油。受印尼禁令消息刺激,上周五美國芝加哥大豆油期貨價連續第3日創歷史新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擾亂全球農產品貿易,衍生食品、生物燃料、個人護理產品等使用植物油的產品供應緊張。與此同時,世界主要食用油生產地如阿根廷、巴西和加拿大等,因旱災影響農作物收成。多國政府設法確保本土糧食供應。在印尼之前,另一植物油出口大國阿根延近日將豆油出口稅由31%增至33%。聯合國促請各國保持貿易開放,否則只會進一步推高全球糧價。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也一再勸籲各國切勿囤積糧食庫存、管制出口或設立任何糧食貿易壁壘。(路透社/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