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代居明華 老街坊:子滿月鄰居代煮飯
【明報專訊】1962至66年陸續建成的明華大廈,見證60年來一代又一代街坊的生活,郭婆婆1965年入伙,憶起當年夫婦兩人連同4個女兒,地方不夠用,鄰居都在走廊洗菜,建立鄰里感情,生孩子時鄰居更早上登門幫忙煮飯,人情味濃,而她的女兒與丈夫也在明華結緣,源於少女在一樓單位的窗前梳頭吸引樓下青年癡癡看,二人最終在明華開枝散葉,至今4代都生活在明華。
郭婆婆1965年搬入明華大廈,時年29歲,腹懷第五胎,兩夫婦和4個女兒只能入住細單位,只因當年配屋時兩個兒童只計作一個成人。地方淺窄,街坊自有辦法,借用單位外的中央走廊空間,由於走廊正是天井位置,街坊俗稱為「天街」,「洗菜洗鴨,用完抹番」,鄰居見面多了,培養出深厚鄰里關係。
郭婆婆憶起,1971年首個兒子滿月時,街坊也替她高興,大清早6時許便拍門,幫她洗菜做飯,給她煮一餐慶祝。後來人口增加,調往同h大單位,環境也改善,郭婆婆在社區內做義工,參與探訪活動,服務明華街坊。她最近遷入明華大廈第一期重建的新單位,暫時入伙戶數較少,但老街坊情不變。
女窗前梳頭 與街坊結緣成家
郭婆婆女兒譚女士6歲隨母入住明華大廈,成長於斯,幼年在h內玩盡「捍遄v、「捐山窿」等屋h遊樂設施,其最重要的心跳回憶也是在明華大廈,當年她家住一樓,某天正在窗前梳頭,卻見樓下一名男子癡癡觀看,認得是公司男同事,一問之下才知對方原來是明華街坊,後來對方展開追求,最終共結連理,她的女兒和孫女都住在明華大廈其他單位,4代人均在此生活。
房協設專題網介紹明華歷史
譚女士對明華大廈有深厚感情,儲起1995年創刊的每期明華大廈季刊,看見屋h管理和活動的圖片,便會勾起她幕幕回憶,例如屋h初設火水站和電話亭,大大方便居民和訪客。房協今日啟動「細說明華」專題網站,介紹大廈歷史、鄰里生活和建築設計等,並將持續更新。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