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促尋封城共存以外路徑 學者:無第三條路
內地新一波疫情形勢嚴峻,但官方數據指死亡為「零」,多地封城導致物資短缺、寵物被撲殺等問題,有人建議仿效外國「與病毒共存」政策。然而,上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吳凡認為,無論從病毒本身的特性,還是從人群免疫的背景,抑或從藥物的技術儲備,現階段,必須堅持 「動態清零」不動搖。《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昨撰文稱,決不能「躺平」(即「與病毒共存」)也不能靠輪流「封城」過日子,需要新的突圍。
吳凡:防控應「因地制宜」
澎湃新聞引述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表示,有人認為可以在「清零」和「躺平」之間選擇第三條道路,即允許病毒低水平流行,這是行不通。吳凡認為,中國地域廣闊,有超大城市、中小城市,也有農村地區,各地有各地的特點。在實現「動態清零」的過程中,應因地制宜、因時因勢採取防控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
胡錫進昨刊出網文稱,上海和吉林形成大範圍感染,但死亡和重症極少是個強烈信息,驗證了中國疫苗防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性。必須加快疫苗接種,盡量形成疫苗加強針的全覆蓋。
胡錫進呼籲,要緊急推進國產治療新冠特效藥的研製和審批上市,不能再拖了。中國人都吃輝瑞的,從長遠看這不現實。另外,檢測手段要更新、便捷化,使密集抽查和在家中自檢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