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道容貌識別
【明報專訊】入境處推出全新「非觸式e-道」服務,2021年12月起率先在機場、港珠澳大橋及深圳灣管制站推行,合資格香港居民可選擇使用。非觸式e-道採用加密二維碼及容貌識別技術,過關時毋須插入智能身分證及掃描指紋,整個過關程序需時7秒,較傳統e-道快1秒。入境處表示,香港居民可選擇是否使用容貌識別技術,新服務不會取代傳統方式用指紋過關。
當市民過關時開啟非觸式e-道應用程式,將會產生一個加密二維碼,在非觸式e-道第一道閘門前掃描後便可入閘。入境處表示,應用程式每次產生的加密二維碼只有效約30秒,用戶不可截圖或錄影。進入通道後,市民會面對第二個閘機,屆時會識別容貌,核對後會開啟第二道閘門。
被問到使用容貌識別技術會否蒐集市民容貌資料,入境事務處助理處長(資訊系統)何家榮表示,市民在流動應用程式登記時,會被問是否同意入境處使用其人事登記紀錄。何解釋,如果市民同意,過關時系統會比對智能身分證上的相片,並不會儲存相片及蒐集新資料。此外,市民可隨時取消登記,並可選擇繼續使用指紋識別技術的自助過關服務,或以傳統櫃位辦理出入境檢查手續。
暫時只有機場、港珠澳大橋及深圳灣管制站提供「非觸式e-道」服務,其後將逐步拓展至其他關口應用。
◆知識增益
面容辨識存爭議 美網企停供程式警方
IBM及亞馬遜(Amazon)2020年分別宣布暫停向美國警方提供面容辨識工具,以讓當局有時間研究立法規管。微軟亦稱暫不會向美國警方出售面容辨識軟件,直至聯邦確立保障人權的相關法律。美國三藩市、奧克蘭等地亦基於面容辨識軟件設定易加深種族偏見等理由,已立法禁止公眾使用面容辨識軟件。不過AI數據專家Patr10tic指出,現時開源(open source)的人工智能軟件發展蓬勃,讓不少外行人亦可輕易運用面容辨識技術自行建立搜尋工具,如今才設限或已太遲,未來發展禍福難料。
■今日明報新聞(港聞、中國、國際):bit.ly/3sbT87x 有效期30日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通通識 第7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