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精神健康求助升三成 最小兩歲 專家:停課欠社交過度玩電子產品 影響智能發展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學校多次停課,香港小童群益會提供「陽光校園 」項目,於46間幼稚園提供駐校社工服務,在2020/21學年接獲兒童服務個案按學年升近三成至1123宗,當中與精神健康的個案亦由229宗,上升14%至452宗,最年輕的個案是兩歲多學童已出現焦慮情緒。有兒科專科醫生指兒童因長時間停課,缺乏戶外和社交活動,以及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作娛樂等,嚴重影響智能發展及精神健康。
上N班現焦慮 不停哭
小童群益會高級服務顧問林綺梅表示,本學年最年輕個案是兩歲多學童已出現焦慮情緒,料今學年兒童服務個案會持續上升。該兩歲多的個案是學前預備班(俗稱N班)學生,回學校時情緒經常很激動,常以頭撞地,且不停哭泣,完全不能跟隨老師指示。
其後老師轉介社工介入,藉遊戲輔導學生,使學生緊張情緒稍為緩和,同時再與家長商談,建議家長為學生安排評估,最後經評估學生有自閉傾向,於幼稚園一年班時已得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的支援,經過訓練後,學生發展已大有進步。
林綺梅稱,兒童精神健康相關個案表徵包括低動機參與課堂活動、不表達想法及情緒、經常哭泣、安全感低及渴望別人關注等,在眾多兒童情緒個案中,發現八成父母皆有相關的情緒健康問題。
八成個案父母有情緒問題
近月多名學童輕生,小童群益會早期兒童發展督導委員主席、兒科專科醫生葉柏強稱,3至6歲是兒童腦部發展關鍵期,充足睡眠幫助學童整理學習能力及情緒管理,長久缺乏良好質素睡眠會引致專注力、過度活躍、易產生焦慮情緒或其他學習障礙;而疫情期間,兒童因長時間停課,兒童作息混亂、缺乏戶外和社交活動、過度用電子產品作娛樂等,嚴重影響兒童智能發展及精神健康。
葉柏強指兒童若一段時間無上學社交,或變得怕羞、無信心、不安,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或因而智能發展轉弱,冀政府若日後再停課,亦應分段式讓基層、有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如常上學。葉建議父母多關心及留意子女情緒,為子女重健康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睡眠習慣,減少用電子產品,多安排親子活動培養正面親子關係。
專家倡基層特殊童免停課
李太的兒子Adam在3歲時上幼稚園幼兒班(K1),因疫情而停課,後來李太誕下幼兒,Adam幼稚園K2級時復課時,老師反映Adam經常「坐唔定、腳踢踢」。李太指Adam曾在生日會大合照時突然跑開,躲在一角哭泣,經社工轉介上執行能力小組後,現時5歲的Adam上課集中力及解難能力提升,「他以前放學只講學了中英文,現在講到內容」,且會表達內心感受。
小童群益會12月3日舉辦「兒童早期介入」研討會,主題為「促進幼兒精神健康,建立全人發展基石」,多位來自本地和海外的專家學者會作專題演講和經驗分享。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