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針下周四開打 涉186萬人 社工稱長者動力不大 接種中心1月擬減至單位數
【明報專訊】政府昨公布免疫力弱及較高感染風險者包括年滿60歲長者及醫護,明日起可按建議打針時間,預約下周四起優先打第三針新冠疫苗,估計涉186萬人,專家建議他們打復必泰,但政府安排接種者自行選擇。第三針開打同時,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透露明年初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料會減逾半至單位數。有社工說不少長者抗疫疲勞,對打第三針動力不大,除非打第三針後能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及恢復通關,又認為減接種中心不便利長者;民主黨稱現未知多少人打第三針,批評政府不應一下子將接種中心減至單位數。
明可預約 專家倡復必泰政府准揀科興
政府參考衛生防護中心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建議,昨宣布打第三針優先組別,明日起可預約打針,下周四起可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醫管局轄下選定診所、私家醫生等4類途徑打針。第一類包括免疫力弱的人,例如癌症、器官移植病人,在第二針後最少4周打第三針,接種當日須攜同醫生證明。第二類是已打兩針科興並有較高感染風險者,包括年滿60歲長者、醫護、長期病患及工作環境有較高暴露風險和較易傳播新冠病毒的員工,可在打第二針後最少6個月打第三針。同屬上述較高風險群組、已打兩針復必泰的年滿18歲者,亦可在第二針後最少6個月打第三針。另外,新冠康復者現只需打一針,可與醫生商討需否打第二針,可相隔第一針6個月後接種。
復必泰餘170萬劑 聶德權:需要會補購
聶德權表示,專家建議第三針打復必泰,因免疫反應會較高,但市民亦可按個人意願打科興或復必泰。他估計優先組別約186萬人,目前尚餘約170萬劑復必泰。被問存貨是否足夠應付,他說優先組別部分人最少6個月後才打第三針,如有需要,會再與藥廠溝通補購。被問會否改變打兩針的完成接種疫苗定義,食衛局長陳肇始解釋第三針是加種疫苗,不影響有關定義。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連瑋翹表示,有長者關注第三針反應會否更強烈、什麼情况適合打第三針,冀政府有更多解說,有長者關注將來會否須打第三針方可到醫院及院舍探訪。他說,不少長者「抗疫疲勞」,加上疫情回穩,對打第三針動力不大,如打第三針後可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恢復與內地通關,才更有助推動長者打針。他接觸的長者中,多數不打算溝針。
護協料「相當多」打科興護士溝針
香港護士協會主席源志敏歡迎安排,相信很多護士會打第三針,料相當多打了兩針科興的護士,基於科學數據及為增加抗體,會選擇溝針。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認為,即使病人早前適合打首兩針,也要重新評估現時身體情况及病情有否轉變,建議先諮詢醫生是否適合打第三針。
聶德權表示,21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將營運至年底,稍後會公布明年1月安排,料中心數目減至單位數。民主黨醫療政策發言人袁海文認為,現未知多少人會打第三針,認為政府不應一下子將接種中心減至單位數,應循序減少,免隨後發現中心不夠又要增設。他建議18區每區設最少一間接種中心,集中讓私家診所打科興,接種中心則集中打復必泰。連瑋翹擔心會不方便長者打針,尤其打復必泰,冀政府增加外展隊及公立醫院增設接種站。
民主黨倡漸減中心 林志釉:感政府谷針
林志釉表示,政府曾稱9月底關閉接種中心,最後繼續開放,現時又預告明年減少中心,予人感覺是為谷針,但現時開始打第三針,應給予市民便利打針,「你又唔知明年疫情點樣、使唔使打第四針」,「唔明白佢咁做係想點」。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