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書簡:邀好友遊山村
【明報專訊】〈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是唐朝詩人王維隱居山中時寫的一封書信。作者通過對當下冬景的描繪、昔日與裴迪一起尋幽訪勝的憶述、未來美好春光的想像,吸引並邀約好友同遊山村。
〈山中與裴秀才[1]迪書〉(請約)——王維
近臘月[2]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3]。足下方溫經[4],猥[5]不敢相煩,輒便[6]往山中,憩感配寺[7],與山僧飯訖[8]而去。
北涉玄灞[9],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10],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11],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僕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12],臨清流也。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13],春山可望,輕鯈[14]出水,白鷗矯翼[15],露溼青皋[16],麥隴朝雊[17],斯之不遠,倘能從我遊乎?非子天機清妙[18]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無忽[19] 。因馱黃檗人往[20] ,不一。山中人王維白。
◆字詞錦囊
足下:您,對對方的尊稱
曩昔:從前
斯:這
不一:古人書信結尾套語,不一一詳述之意
◆注釋
[1] 秀才:唐代對參加進士科考試者的稱呼
[2] 臘月:農曆十二月
[3] 故山殊可過:
舊居藍田山很可以一遊
[4] 方溫經:正在溫習經書
[5] 猥:鄙賤,自謙之詞
[6] 輒便:就
[7] 憩感配寺:
在感配寺休息
[8] 飯訖:吃完飯
[9] 北涉玄灞:向北渡過深綠色的灞水。玄,黑色,這裏指水色深綠,近乎黑色
[10] 輞水淪漣:輞水泛起漣漪。輞水,即輞川。淪漣,水波起伏
[11] 夜舂:晚上用臼杵搗穀(的聲音)
[12] 仄逕:「逕」同「徑」,狹窄的小路
[13] 蔓發:蔓延生長
[14] 輕鯈:輕捷的白鰷魚
[15] 矯翼:張開翅膀
[16] 青皋:長有青草的水邊高地
[17] 麥隴朝雊:麥田裏,早晨野雞鳴叫
[18] 天機清妙:天性高遠,超塵脫俗
[19] 無忽:不可疏忽錯過
[20] 因馱黃檗人往:趁馱黃檗的人前往之便(帶這封信)。馱,運。黃檗,一種落葉喬木
◆譯文
農曆十二月末,氣候溫和舒暢,舊居藍田山很值得一遊。您正在溫習經書,(我)不敢打擾您,就獨自到山中遊玩,在感配寺休息,和寺中的僧人一起吃完飯,便離開了。
(我)向北渡過深綠色的灞水,清朗的月色映照着城郭。(我)晚上登上華子岡,(看到)輞水泛起漣漪,水中的月影也隨同上下蕩漾。寒山中遙遠的燈火,忽明忽暗,掩映林外。深巷寒冬中的犬隻,吠聲如豹叫。村莊裏傳來搗穀聲,與稀疏的鐘聲相間。這時,我獨坐着,僮僕已入睡,每每想起昔日,我們攜手吟詩,在狹窄的小徑上漫步,佇立在清澈流水旁。
等到春天,草和樹蔓延生長,充滿春意的山嶺可供觀賞,輕捷的鰷魚躍出水面,白鷗舉翅飛翔,露水沾濕長了青草的水邊高地,早晨的野雞在麥田鳴叫,這些景色離現在不遠,能跟我一起遊玩嗎?如果您不是天性高遠,清雅脫俗,(我)哪能以這不重要的閒事相邀呢?然而,這當中有很深的樂趣啊!不可疏忽錯過。因為有運送黃檗的人出山(所以託他把這封信帶給您),不一一詳述了。山中人王維說。
■讀賞提要
本篇書信,文字簡練,自然優美,景色靜動相襯,聲色具備。作者更巧妙地結合現實與想像:先是冬景,實寫所見所聞,勾畫出一幅山村寒夜圖;再虛寫心神嚮往的春天,摹描了一幅生機蓬勃的春景圖。通篇將山中寧謐與生意的「深趣」,活現於讀者眼前。
這封邀遊的書信,既有詩人的語言,亦有畫家的構圖與着色,可說是一篇讚美自然風光和表述純真友誼的抒情詩,同時亦表現了作者文字與性情的高雅恬淡,值得細味欣賞。
■反思古今
年來疫情肆虐,久居市內,身心難舒。我們有否想過,效法王維,運用書簡或短訊的形式,以由衷、優美的文字,邀請好友郊遊,共享大自然的美麗與身處其中的樂趣?
另外,王維作品,一向被譽為「詩中有畫」,動靜相生,高中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亦包括他的〈山居秋暝〉一詩,試細閱以下的詩句,感受一下其中的景色、手法與感情,是否與本文有相通或相異之處?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金句積學
◆靜動互襯,聲色具備的景物描寫:
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
◆讚賞朋友,婉轉邀約:
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無忽。
■袁漢基:中學中文科教科書作者,曾任中學中文科主任,現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學校發展主任。
文:袁漢基
圖:新華社
[語文同樂 第5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