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議題:答題指引
【明報專訊】.新聞議題:塑膠廢物
.學習單元: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顧問教師:華英中學通識科教師 賴礎賢
◆學習目標
知識
•認識香港塑膠廢物的棄置情G
•了解香港處理塑膠廢物的政策
技能
•歸納數據資料所示的特徵
•歸納資料內容,分析塑膠廢物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態度及價值觀
•認識各持份者面對環境保護議題時,須共同承擔責任
•培養對環境保護議題的關注
●模擬試題
◆(1) 描述「日均棄置於堆填區的塑膠廢物量」圖表的數據特徵。
參考論點
塑膠廢物問題惡化
香港的堆填區塑膠廢物量整體有上升趨勢。根據資料,由2015年的2183公噸,升至2019年的2320公噸,升幅達6.3%。可見香港的塑膠廢物有惡化[象。
港人常棄膠袋
在有明確分類的塑膠廢物當中,膠袋佔比一直最高,2019年佔棄置於堆填區的塑膠廢物量33.1%。此外,膠袋棄置量亦未有改善,由2015年的649公噸,升至2019年的768公噸,升幅達18.3%。反映香港塑膠廢物問題主要來源為膠袋。
◆(2) 根據資料及就你所知,列出兩項塑膠廢物對可持續發展所造成的影響。
參考論點
土地可持續發展
如以焚化方式處理塑膠廢物,很可能釋放大量有毒物質,對鄰近居民構成健康威脅,因此不少地區主要以堆填方式處理塑膠廢物;惟香港近年塑膠棄置量持續增加,塑膠需極長時間才能自然分解,這使堆填區飽和的速度加快,最終政府或需不斷擴建堆填區,從而影響土地運用的可持續性。
社會可持續發展
塑膠廢物除難以分解外,如棄置時未經特別處理,可能污染環境,甚至影響人體健康。根據資料,有環保組織在水塘集水區的水樣本發現含有常用於製作即棄塑膠包裝、即棄餐具等的聚丙烯,指出塑膠廢料或已流入食水系統,一旦有人類飲用,可能損害人體神經及免疫系統。這反映塑膠廢料會對市民構成健康威脅,影響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
◆(3) 「政府在處理廢物問題方面,應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利用資料並就你所知,論證這個說法。
解題
題目為角色比較題,作答時每一個論點必須有明確比較標準及比較對象,並比較兩者的相對優點/缺點,否則將被視為不完整作答。同學作答時可盡量引用不同例子論證相關角色的優劣,並提出不同角度的比較點,展示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參考論點
→ 政府更能約束市民
導致香港廢物增加的原因包括消費者過度消費及環保意識不足。要改變消費者的行為習慣,較有效的做法是透過立法規管市民的行為,如立法制定垃圾徵費計劃,透過經濟誘因使市民減少產生垃圾,從而改變消費者的行為習慣。相較而言,由生產商鼓勵市民減少使用膠袋等,由於欠阻嚇力,往往沒有具體成效。由政府立法規管比生產商軟性鼓勵的成效更大,而只有政府才有權立法,因此在處理廢物問題時,政府應扮演最重要角色。
→ 資源更充足
不少減廢政策如改善回收業配套、提供稅務優惠等,需大量資源投入。政府較有條件及資源推行這些經濟收益較小的政策。相反,一般市民並沒有相應的資源及影響力提供減廢所需的配套措施,個人而言只能控制自身行為,例如減少浪費及使用環保物品等,影響力有限。因此有充足資源推動整體社會政策的政府,應更擔任最重要角色。
→ 組織能力更強
政府作為社會管理者,負責統領不同範疇的部門及手握大量公共資源,能有組織地處理減廢議題。如政府可推動回收廢物政策,包括要求食肆分類廚餘,亦能安排指定部門到不同地區收集廚餘,再透過興建回收設施將廚餘轉廢為能。過程中,政府有能力動員不同持份者配合政策,減廢及回收政策的成效及效率更高。相反,環保組織多為研究/關注組織,主要研究不同的環保議題,其推動減廢政策的執行力及影響力亦較政府弱,故相對環保組織而言,政府的組織能力更高,更應擔任最重要角色。
■學習及答題指引,可於明報教育網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210923BZ.doc
[通通識 第7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