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聽圖說:荃灣 市鎮新與舊
【明報專訊】之前〈道聽圖說〉跟讀者用眼睛游走過西伯利亞、韓國,最近趁新冠病毒疫情和緩,與大家再次「落區」,走訪香港一景一物。多年以來,坊間常說香港面對「土地問題」,不過問題放諸1960年代,港英政府當時開始籌劃開發新市鎮,在港島和九龍以外的地區解決住屋需求。2021年,帶大家走訪早期新市鎮荃灣,看看她今日的發展如何。
香港早期新市鎮
1950至60年代,內地政局混亂,不少人逃難來香港。之後,香港政府在新界區大規模發展新市鎮(早期文獻稱為衛星城市),以應付市區人口增長,改善市民居住環境,並提出「自給自足」的目標,希望新市鎮在房屋、就業、教育、康樂上滿足居民需求。荃灣是當時早期提出發展的新市鎮,其後相繼提出沙田、屯門、大埔、元朗、粉嶺等地。
紡織業中心
荃灣是香港初期發展的新市鎮,亦是有名的工業區。1960代開始,香港製造業起飛,「Made in Hong Kong」產品外銷國際,除了觀塘、新蒲崗工業區以外,荃灣工業區是1960年代的香港紡織業中心,享有「小曼徹斯特」稱號,不少製衣工廠享負盛名,包括為人熟知的南豐紡織、中央紗廠等。
1954年成立的南豐紡織曾是本港紡織業龍頭,高峰時期曾經設6個廠房。然而隨時代變遷,內地工人工資、生產成本較香港便宜,不少廠商遷往內地。南豐紡織也不例外,生產線遷移內地後,南豐紗廠四至六廠自2008年起轉為貨倉,位於荃灣安育路的一至三廠則於1997年被徵用拍攝電影《十萬火急》救火場面後拆卸,現為私人住宅「翠豐臺」。同區的中央紗廠則已獲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拆卸改建為工廈,南海紗廠部分廠房就改建成麗城花園。
2014年,南豐集團認為廠房具有文化蘊涵,宣布將部分未拆卸的建築活化保留。現時工廠變成本地首個以紡織業為主題的私人活化項目「南豐紗廠」。紗廠的保育工程保留不少如樓梯、鐵框窗、紡織機器等原有結構及佈置。活化後的紗廠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南豐作坊」、「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及「南豐店堂」,提供展覽、零售、飲食、創業等不同用途的空間。
舊式公屋 石圍角h
1970至80年代,荃灣陸續興建公共房屋,改善區內居民生活。如鄰近城門水塘及大窩口的象山h於1978至1979年間入伙,後再興建石圍角h。位於石圍角路的石圍角h共有8座:石芳樓、石荷樓、石蓮樓、石菊樓、石蘭樓、石桃樓、石翠樓及石葵樓,於1980至1982年入伙。樓宇間呈「雙工字型」或「雙I」設計,呈現舊式公共屋h的美學。1982年9月,時任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訪港,更親身到訪石圍角h及區內的小學,視察居民生活情G。
走入石圍角h,可發現平台設大量椅子及採光空間,不少長者在那兒乘涼。最令人意想不到是,以樓齡計算,石圍角h雖然並非本地最舊的公屋,但區內餐廳、店舖竟能保留1980年代香港特色和裝潢,非常難得。在此散步,欣賞舊式屋h的裝潢,饒有趣味。
天橋城市
步入2010年,荃灣多了一個新別號——「天橋城市」,若你從港鐵荃灣站走出來,幾乎用行人天橋,都能走遍整個荃灣中心區地帶(即悅來坊、荃新天地、愉景新城等大型商場)。荃灣天橋網絡最初由1982年啟用的荃灣地鐵站帶動,其後逐步連接不同架空天橋至大型商場。雖有部分意見認為天橋方便行動不便的居民,但亦有意見指天橋隔絕了居民和道路,甚至預設指向遊人到商場,令社區變得冷漠。
與荃灣相關的文學作品
黃敏華以散文〈西樓角路上的天橋〉,描寫荃灣區內天橋的行人景象,再沒人記得未建天橋時,這埵矰F無數居民。社區變遷無情,若你經過荃灣,可有留意橋下的人和車?
〈西樓角路上的天橋〉(節錄)
雖然荃灣地鐵站建築在西樓角路上,但從荃灣地鐵站出來,看到的並不是西樓角路,而是天橋。遠遠看去,首先會見到幾重倚在天橋欄杆、湊在垃圾箱旁抽煙的身影。有說荃灣總站在繁忙時段人流可達一萬人,他們是罕有的能在天橋上找到駐足點的常客;管他日出日落,身旁擦過一千人還是一萬人。……
原本住了無數居民的西樓角路因荃灣地鐵的關係被清空了,從此行人被移上了半空,新舊不一的天橋像多隻八爪魚團結起來,連接起荃灣市中心差不多二十個商場。很多荃灣人經由地鐵上班下班,雙腳完全不用走在街道上,下雨也不用帶雨傘。西樓角路對現在的人來說大概只是個通訊地址或巴士站名字,無名的天橋比有名字有歷史的街道更實在、更有用,街道失去原有的讓人流連的功能,失去應有的載人載物的意義。……
文:袁志敏
圖:袁志敏、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5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