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五攜月壤凌晨降內蒙
習近平祝賀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明報專訊】攜帶月球樣本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凌晨在內蒙古安全着陸,之後會運回北京開艙。中國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後,第3個實現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賀電,祝賀今次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嫦娥五號返回器凌晨1時59分,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着陸。陸空搜索隊用了不足半個小時,就找到返回器的位置,工程人員先檢查它的外觀,找出座標和定位,又設置通訊站,將現場即時畫面傳送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賀電中提到,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首次實現,從地外天體採集樣本返回地球,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着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按照計劃,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程序後,會空運回北京開艙,取出樣本容器和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隨之啟動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
中國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在上月24日凌晨升空,本月1日深夜成功着陸月球上最大月海(月面低窪平原)「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進行約19小時的月面工作之後,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按預定形式將樣本封裝保存。
經過複雜的返航過程,嫦娥五號的返回器終在周四凌晨將約2公斤的月球土壤樣本帶回地球。
月球地質專家認為,採樣山脈或存在比較年輕的玄武岩,樣本將有助了解近10至20億年前,月球的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
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着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