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拆解:發展極限運動 限制大?
【明報專訊】◆資料A
三種極限運動簡介(見表)
◆資料B
英國著名飛躍道(parkour)團隊Storror 2018年將在香港大廈天台飛躍的片段上載到互聯網,短短兩日吸引逾23萬人次觀看、超過3000個留言。影片引發大量網民轉發,有人留言稱「睇到個心都離一離」,稱讚他們「好型」;不過亦有網民斥責他們「玩命」。國際飛躍道聯會(International Parkour Federation)關注中東及北非地區衝突頻生的國家,聯同利比亞、伊拉克、黎巴嫩、阿富汗等國的運動員透過飛躍道宣揚和平,期望該項運動可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理解,青少年共同克服障礙及學會的技巧後與人分享,能為世界和平帶來正面影響。
資料來源:綜合報章報道、國際飛躍道聯會
◆題目
卷一 資料回應題
「在香港發展極限運動的可行性甚低。」你是否同意這看法?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8分)
◆拆題
立場必須鮮明
了解發展極限運動所需的條件、本港擁有的條件和限制,例如不限於大自然環境,城市的高樓大廈或街道都是適合場地
? 「發展」有不同程度,例如吸引更多人參與、普及化、消除大眾對極限運動的標籤、專業化、提升水平至參與國際比賽等
? 須提出評估的準則和角度,例如客觀環境(懸崖、公園或摩天大廈數量)、公共空間不足、法例落後(部分公園不准玩滑板)、市民接受程度,分析須多角度、合理且深入
? 須從參與者的能力和需要方面分析,例如香港青少年全日上學、忙於應付考試、課外活動較以目標為本,不太着重培養興趣;香港青少年缺乏創意、抗逆力、強健體魄;香港家長較保護子女,傾向避開高風險運動
? 除參考資料外,考生須就本港實際狀况分析
■學生試答:.主題句.扣題作答.引證推論.理解欠準確
學生答題∕教師評語∕(見表)
◆總評
整體答題結構尚可接受,但主旨句欠概念化和準確的歸納,討論亦稍欠深度及準確有力的理據;甚少引用資料;評估準則尚算有不同角度。
成績:5/8
文: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幹事 馮詠怡
[通通識 第6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