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4.24
    星期五

師心事:難以啟齒 女兒心——林葦葉

[2020.04.24] 發表
決定出櫃後的這三年間,林葦葉(資料圖片)
《翠絲》(資料圖片)
林葦葉形容自己是「思想悲觀、做事積極」的人,出櫃前,她甚至做好了失去所有親人、朋友、工作的最壞打算,甚至「準備搬去茤虷瞴A孤獨終老」。(黃志東攝)
唐鳳(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性別議題近年在香港的討論增加,人們慣常提起的LGBT作為性小眾的統稱,細分之下其實各有不同。跨性別人士是小眾,時常面對有形無形的壓力,林葦葉說有些未出櫃的「跨女」甚至不敢自殺,「因為不想死後在靈堂上,掛的是我男性樣子的遺照。」

「準備會孤獨終老」

讀中文系出身的林葦葉投身中文教育多年,就在訪問前幾日,她收到某個合作院校的來郵,要求填寫個人資料,其中「性別」一欄讓她一下子感到崩潰,「我明白院校可能有行政需要……如果與法律相關,我是一定要填『男』的,但若這樣做,我這幾年所做的事,好像就一下子無晒(意義)。」近年亦有外國機構組織在性別一欄上,加入「genderless」(無性別)或「gender neutral」(性別中立)的選項(例如網絡社交平台臉書在個人資料的性別欄中,可以填上「自訂」的選項),林葦葉認為這固然是進步,但未必適用於所有跨性別人士的處境。她明白跨性別人士是小眾,大眾未必會主動了解,也難免會混淆概念:「例如性別認同和性傾向是兩回事,跨性別人士可以是同性戀,也可以是異性戀。」

林葦葉提到「幾年所做的事」,是她正式向身邊的親友同事出櫃。秘密埋藏心底半生,3年前,51歲的她不想下半生繼續內心交戰,決定出櫃,最先告知的人是妻子,獲得對方極大的理解和接納,更與林葦葉共同面對所有後續的事情。自從坦承自己的性別認同後,二人的關係更親近,「如果要形容現在我與我伴侶的關係,應該是『靈魂伴侶』」。在伴侶的支持下,林葦葉開始跟親人、朋友們出櫃,「每次她都會在場,我想就像是傳遞了一個信息:『我都接受到,你們旁人又憑什麼說三道四』。她一直是我的強大後盾」。伴侶唯一不在場的那次,是去年與港大的同事出櫃,但不在場並不代表缺席。林葦葉跟學院院長溝通後,在院方的協調下,寫了中、英文信件向所有同事交代始末,英文版本正是由她的伴侶執筆。

看似順利,但林葦葉在過程一直戰戰兢兢,「我不敢去預想(人們的反應)……甚至做好了準備會孤獨終老」。其中最忐忑的一關,是兒子和女兒,林葦葉一直等待恰當的時機跟子女出櫃,「我不希望他們是從外面聽來風聲,再回來問我,我希望是自己親口跟他們說」。幸好他們得知後,雖然尚在適應中,但仍能表示理解。她亦想不到有同事會感謝她的信任,「原來你將一個秘密告訴別人,對方是會感激你的」。

理想現實的距離

出櫃後的生活固然比以往快樂,毋須再懷惴「不能說的秘密」度日,更可以穿著女裝、化妝出街,林葦葉自問是較幸運的個案,但日常生活中仍會面對困擾。她憶述換領新智能身分證的遭遇,換領處的職員看到她的女性打扮,但身分證上的資料為男性,便不知道如何稱呼她,於是便以大動作招手喚她,林葦葉也感到無可奈何:「你直接叫全名都好呀。」她遇過更糟糕的情G是,對方先稱呼「林小姐」,看到身分證後就改稱「林先生」。

林葦葉認為這是制度和指引的缺失,「反而有次我在銀行辦理手續,職員跟我核對身分證上的資料後,但還是叫我做林小姐,我猜這是銀行內部有指引」。所以她相信若政府或機構能提供清晰的指引,所謂「大眾」與「小眾」之間的相處也能友善得多,避免尷尬。

至於校園的情G更為複雜,林葦葉因工作關係,經常到中學觀課,她主持香港電台節目其中一集〈學校容不下跨性別的書桌……嗎?〉,除了有在學的跨性別學生,還邀來了她母校的校長郭耀豐分享對校園性別議題的看法。該集名稱暗示了跨性別學生在學校的處境:社會風氣看似改善,卻並未真正準備好接納性小眾議題。她認為:「即使大多數人接受,但少數保守的聲音卻特別大、特別有影響力……學校的處境尤其如是,老師其實大多都開放,但總會有家長有不同意見,也令學校的自主性弱了許多。」如此種種,卻並非一個指引可以解決,教導學生多元正確的觀念固然可行,但若說實際措施,如容許跨性別學生選擇穿著男生/女生校服,林葦葉也理解學校難以施行的難處。在節目內,郭耀豐校長認為學校須尊重跨性別是實質存在的社群,雖然未必為社會所有人接受,但學校作為一個團體,至少內部各方面,包括學生、教師、社工、家長都需要有溝通,制訂適當的規例。

除去「成見」濾鏡

在相對保守的華人社會堙A人們普遍較重視傳統禮法,與多元性別的觀點似乎不易共存。林葦葉解讀莊子的〈逍遙遊〉,文章記述了莊子與惠子的辯論,認為其思想重點之一在於「遊」,即在不同事態之下,遊走於不同準則,她又援引佛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和法國哲學的二元論,說明世間準則要應時而變。從道家文言篇章的道理,讀出各方學問,足見她的博學與不願圈地為牢。然而她又再想深一層,不囿於單一角度,從多元的角度看事物,依然有其角度,仍然有限。所以林葦葉提出對莊子「無用之用」最上乘的理解,是要超越於「用」的觀念,即擺脫人間標準體制,套用在性別議題上,就是不存性別的觀念。

道理如此,但上乘境界畢竟不是人人皆可領悟,回到文首提到那封院校的電郵,她自己也打趣道:「不填 Sex(性別),以及有性別意味的中文名字,也就是要取消性別。當然,莊子和我都知道,很快,便會收到惠子的來郵追問補填了。」

◆《翠絲》 - 以LGBT為題的電影,如《翠絲》(上為劇照)、《叔.叔》近年在香港引起討論,在林葦葉看來,這類電影的觀眾始終是「大眾」,對性小眾來說未必全然切中實G,但她樂見電影引起的關注,繼而令公眾理解他們。

◆唐鳳 - 林葦葉提到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作為跨性別的官員在抗疫期間,以大數據及人工智慧建立「口罩供需資訊平台」和疫情「警示路線圖」,得到不少讚許。她不禁思考香港是否也有足夠開放的土壤,接納香港的「唐鳳」,「不止是性別認同,我們能否接受像唐鳳般沒有學歷(初中輟學),但有能力的人擔當政府要職?」

■知多

LGBT近年常用作性小眾的統稱,為Lesbian(女同性戀者)、Gay(男同性戀者)、Bisexual(雙性戀者)及Transgender(跨性別人士)的首字母簡稱。

文:韓祺疇

圖:黃志東、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第439期]

更多教育
潮看文史:禁(gam3)  賽(coi3)
【明報專訊】奧運3金得主孫楊因藥檢風波禁賽8年,若上訴失敗幾乎等於運動員生涯告終,內地輿論亦由之前的擁護變成批評。透明度較高的現代尚且違規不... 詳情
破讀日常:森林的信箱──《小婦人》的愛情 timing
【明報專訊】正如所有經典作品一樣,每個人都能在各自人生的路途中遇上,分別是:你可能早一點,我可能遲一點。你可能讀過 1868 年《小婦人》的... 詳情
字旅行間:書香與花香
【明報專訊】■古書之香 - 吳皓妍 大約曾在春夏之間,花開之際,帶過一些歐洲來的朋友到屏山鄧族的覲廷書室走走。書室門框以花崗石條砌成,... 詳情
卷二練筆:模擬試題拆解(上)
【明報專訊】早前介紹過6類題型範疇,筆者將連續兩期為大家拆解各類模擬試題,並提供審題思路,好讓考生掌握作答關鍵,在最後直路衝刺。今期先講解溝... 詳情
綜合精練:怎樣構思  見解論證的論點?
【明報專訊】「見解論證」部分一般要求同學選擇一個活動方案,並論證選擇原因。同學其中一個難題是──看到「見解論證」的方案時,想不出論點。本文將...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