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人物:醫生分享繪畫夢
【明報專訊】李揚立之想最直接及處於最前線幫助別人,便立志成為醫生,她現時任職威爾斯親王醫院,主治小兒骨科。另外,她也是香港女子棒球隊的投手。醫生工作繁忙,又要參加棒球訓練,但她依然抽空畫畫,出版繪本。李揚立之醫生更和大家分享她畫畫及行醫背後的故事。
李揚醫生自小已喜歡畫畫,她笑說:「在我有意識時,我已經畫畫了。」媽媽帶她到繪畫班學畫畫,但後來覺得繪畫班的作用不大,就不再要她學畫畫,讓她自由發揮,跟着卡通及漫畫的畫風,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在她5歲時,更有牛奶廣告商找她為廣告作畫,她就這樣在小小年紀「出道」成為插畫家了!
李揚醫生看見不少卡通和漫畫都以人類為主角,為與眾不同,加上喜歡動物,所以她畫動物較多。她認為畫動物更有神髓,每畫一隻動物,她都會為牠們設定性格,例如主角Dumo喜歡挑戰,Lumi則較溫柔。
生動插畫教醫學知識
既是醫生又是插畫家,李揚醫生當然要把醫學知識融入插畫,讓大家了解不同的疾病及衛生知識。身為小兒骨科醫生的她,近年以插畫向讀者解釋骨脊健康的知識,例如解釋何為小兒骨折、X形腳及O形腳等。最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全球,學生因此停課,為讓大家了解更多有關病毒及防疫的知識,李揚醫生製作一系列的插畫,分享抗疫常識。
插畫就似做手術?
李揚醫生的畫功源自卡通和漫畫,但比起漫畫,她卻更喜歡畫插畫。兩者有什麼分別?她認為漫畫更注重劇情及故事,插畫則着眼畫作表達的信息,她不需要創作故事,也能透過一幅幅的畫作表達想法。
醫病人與畫畫看似沒有共通點,但李揚醫生認為,兩者都需要高專注力。她說骨科屬於外科,要做手術,而手術需要高度集中才不會出錯;同樣地要集中才能畫出漂亮的作品。
顏料最愛水彩
李揚醫生初期用水溶顏色筆、廣告彩及塑膠彩畫畫,現在則用平板電腦及水彩,其中最愛水彩。她認為水彩性質柔和,喜歡它稀薄的質感。
別看輕水彩,李揚醫生說水彩畫難度很高,一旦出錯便沒回頭路,不像廣告彩出錯後可以補上其他顏色。水彩畫對畫具要求也很高,除顏料外,對畫筆畫紙也有要求,她說若在普通白紙畫水彩,水彩會化開,紙張也會被沾濕弄破。(圖d)
■提提你
保持骨骼健康
李揚醫生說,小朋友的骨骼都有豐富鈣質,只要飲食均衡,多吃奶製品,多到戶外吸收陽光中的維他命D,就能保持骨骼健康。另外,她又叮囑大家挺直腰身,盡量把不需帶回家的書本放在學校儲物櫃,減輕書包的重量,避免駝背。
■小趣事
複姓李揚
病人第一次見李揚醫生時,除問病情外,都會問到底她姓「李」還是姓「揚」,原來兩者都不是,而是複姓「李揚」。咦?這個姓很陌生,相信大家都未見過。原來李揚醫生的爸爸本姓李,「李揚」是她爸爸所創。
李揚醫生生於美國,家庭文化較開放,不強制子女隨父姓,所以爸爸便為李揚醫生創作新姓氏,李揚醫生更說:「我是家族中第一個姓李揚的人呢!」
小朋友不論做功課及考試時都要寫上姓名。李揚醫生複姓「李揚」,小時候會不會因名字筆畫比人多而感到麻煩呢?「因為我很少被罰抄,所以較少不斷寫名。反而因為經常被人問起我的姓氏,要常常向人解釋,有時令我有點煩惱。」
■想一想
你或你的朋友是複姓嗎?你知道自己姓氏的由來嗎?
■知多點
複姓
姓氏多為單字,如陳、李、張、黃、何等。複姓則是由兩個字或以上組成的姓氏,多為兩個字。複姓可源於古代的官職名稱、王父之字、爵系、族系(如司馬),封邑(如令狐),居住地(如東郭)或其他民族(如宇文)等,歷史上部分複姓已消失,部分則演化為單姓。
百家姓記載了60個複姓,包括軒轅、歐陽、司馬、司徒、司空、司寇、上官等。在香港,常見複姓有司徒、司馬、歐陽和諸葛等。
■關鍵詞
醫生 Doctor
姓氏 Surname
水彩 Watercolour
骨骼 Bone
文:Christine
圖:黃志東、受訪者提供
[常識學堂 第1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