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姓名 屠呦呦(音同優),名字出自《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其中「呦呦」是指鹿鳴的聲音。 職業 科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 成就 諾貝爾醫學獎(2015)、拉斯克獎臨H醫學獎(2011)、中國中醫科學院傑出貢獻獎(2011)她是首位華人諾貝爾醫學獎獲獎者、首位奪得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亞洲及華人女性,也是首位接受中國本土高等教育,兼在中國內地進行研究的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得主。 屠呦呦(1930—)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以研發抗瘧藥青蒿素奪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她是「三無科學家」——無博士學位,無海外留學背景,也無院士桂冠。 全球有超過34億人是感染瘧疾的高危者,每年奪去45萬人性命,當中大部分是兒童。在1960年代,瘧疾對原先的用藥「圭寧」已經產生抗藥性。屠呦呦和團隊研究發現中藥青蒿的提取物能治療瘧疾,又從中國古代製藥醫學家葛洪所寫的《肘後備急方》中,發現高溫可能會破壞青蒿治療瘧疾的成分,於是改用較低溫的水搭配乙醚浸泡青蒿,成功萃取青蒿素。為盡快做到人體測試,屠呦呦親自冒險試藥,結果顯示青蒿素對人體無害,正式成為抗瘧藥。 不過,由於實驗室簡陋,沒有良好的通風設備,使屠呦呦提取大量青蒿素時,吸入大量已揮發的乙醚,導致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413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