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9年施政報告》放寬「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及擴大「研究員計劃」和「博士專才庫」資助範圍,對象由科學園及數碼港的公司,擴展至全港指定科技範疇、研發活動的公司。園區公司獲批逾200個「科技人才入境計劃」配額的科技園認為,擴大措施覆蓋範圍有助匯聚人才,促進創科生態發展;亦有業界認為,措施只惠及能「逆市」聘請專才並做研發的大型企業。 入境範疇增至13項 香港創科人才短缺,去年政府推出多項針對措施,包括「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提供輸入海外或內地專才的配額,快速處理審批,原擬首年名額1000個,只限科學園及數碼港租戶申請,涵蓋7項範疇專才,惟計劃推出近一年半,至今僅批出291個配額,不足目標限額三分之一。施政報告指出,鑑於近期社會情G,「已有[象顯示海外創科人才來港的意欲受到影響」,報告提出擴展「科技人才入境計劃」至全港進行指定科技範疇的公司,輸入的專才範疇由原先7項增至13項,新增包括5G通訊、物聯網、集成電路設計、微電子、數碼娛樂和綠色科技。科技園公司表示,自計劃推出以來,園區公司獲批逾200個配額,認為放寬計劃有助擴大本地人才庫,對促進創科生態圈蓬勃發展至為關鍵。 施政報告亦提出將「博士專才庫」及「研究員計劃」申請資格擴大至全港做「研發活動」的科企。消息人士預計兩項措施每年共增加1000宗申請,為保障公帑運用得宜,當局會要求申請公司提供研發活動的證明文件。「博士專才庫」去年8月推出,聘請每名博士後專才的企業,每月最高可獲3.2萬元津貼;而「研究員計劃」向聘請學士或碩士當研究員的機構提供分別每月最高1.8萬至2.1萬元津貼。 業界:市道差 措施只惠及大公司 本地遊戲開發商Skytree Digital創辦人余泳峰估計,其公司合乎3項人才計劃的申請準則,但他說現時市道不佳,「不敢做R&D(研發),因不肯定能否回本」,認為措施只惠及有能力在「逆市」請人及仍在做研發的大公司。另外,他亦不確定其公司是否合乎「研發活動」的申請資格,「我們是做遊戲開發,但過往(計劃)獲批的項目多涉高端科技」。無線科技商會執行委員、創科公司Innopage創辦人李勁華認為,「研發活動」的準則視乎創新元素、技術難度及是否專門。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稱,以現時社會形勢,「別說是海外人才、內地的(專才)有資助都不想來港」,認為政府應先平定局勢,否則只會如智慧燈柱,「推咩(政策)都死」。 (2019年施政報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