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部門拒用政府雲 特首督導委會擺平 楊偉雄:不是大家不合作
【明報專訊】政府於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推展的3項智慧城市重要基建,包括數碼個人身分(eID)、智慧燈柱及政府雲端基礎設施(政府雲)進展良好,但有議員擔心創新及科技局與其他政府部門發展步伐不一。創科局長楊偉雄昨在立法會上透露,的確有數個部門以不同原因拒絕轉用「政府雲」,最後要由特首領導的「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解決,但他相信「不是大家不合作,只是要找一個方法合作」。
明報記者
「只是要找一個方法合作」
創科局長楊偉雄昨到立法會交代發展智慧城市的最新情G,議員楊岳橋讚賞局方早前在國際資訊科技博覽上展出及解釋多個部門正使用及開發的創新科技,包括eID及智慧燈柱等,他亦想了解不同部門在推行大數據分析項目時使用「政府雲」的進展。
新一代「政府雲」將把實體硬件資源如中央處理器、儲存和網絡虛擬化,透過資源共享支援政府不同系統和應用程式,將於2020年第三季投入運作。楊偉雄說,政策上各政府部門必須使用「政府雲」,若有部門拒絕,會先嘗試在局方及部門之間解決,如無法解決,會在特首領導的「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上提出。
逾200政府項目已做大數據分析
楊偉雄透露,過去已有數次在督導委員會解決矛盾的經驗,但他認為「不是大家不合作,只是要找一個方法合作」。他又說,督導委員會每3個月開會一次,每次各政策局都會詳細講解有關方面的發展細節,「哪個部門做到哪個做不到,一眼睇到晒」。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說,已有逾200個政府項目做大數據分析,包括1823及天文台的聊天機械人、海關的貨物大數據系統、懲教署智慧監獄中的人工智能影像分析等,而明年起所有政府新數碼項目都必須優先考慮使用「政府雲」,而現有數碼項目則要逐步過渡至「政府雲」。
姚思榮倡開放實時公廁使用數據
此外,旅遊界議員姚思榮提出,政府應考慮開放實時旅遊巴停車位及公廁使用率的數據,提升旅客來港旅遊體驗。楊偉雄表示會考慮其建議,又透露會於一年內推出第二份《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期望公布的新措施可很快上馬,並有突破及具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