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首登月背 玉兔傳回近照
將展三大任務 揭開神秘面紗
【明報專訊】昨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第一次在月球背面茬陛A並傳回首張「近照」,揭開這片未被探測之地的神秘面紗。此次任務也實現了人類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訊,嫦娥四號和月球車「玉兔二號」將一同展開低頻射電天文觀測、月球背面巡視與結構研究,以及中子輻射劑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環境探測的三大任務。
經過約38萬公里、26天的漫長飛行,嫦娥四號昨日進入距月面15公里的落月準備軌道。新華社報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廳內,隨茞{場工作人員一聲令下,嫦娥四號探測器從距離月面15公里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在反推發動機和茬偷w衝機構的「保駕護航」下,1噸多重的探測器成功茬隻b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茬偽洁C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對央視說,茬兜I就是最理想的位置,可謂「正中靶心」。航天科工公號稱,這也意味茪什穄銴悇鴗u研製的γ(伽馬)關機敏感器成功在近月環境下精確測距,精準控制,完成歷史使命。
茬兜I「正中靶心」
嫦娥四號茬偽浀a形起伏達6000米,是太陽系中已知最大的撞擊坑之一,被認為對研究月球和太陽系早期歷史具有重要價值。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是整個太陽系中最大最深的盆地,直徑約2500公里,深13公里,而當中一個直徑180公里的撞擊坑以美國航天工程學家馮·卡門(Theodore von Karman)命名,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錢學森是他的弟子。馮·卡門撞擊坑是月球背面最古老的撞擊坑之一,大約是39億年前小天體撞擊形成,其中可能留存月球形成、太陽系起源的痕[。
中科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主任鄒永廖說,這堿O從未實地探測過的處女地,或許能獲得突破性發現,「我們可以在這媕簳月球深部物質的信息,相信會在科學上有很大的驚喜。」
降落馮卡門撞擊坑以錢學森恩師命名
通過「鵲橋」中繼星的「牽線搭橋」,嫦娥四號探測器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多項工作,建立了定向通訊鏈路,在11時40分,即茬鬥嶀@個多小時,嫦娥四號茬偏鼎褔嶀F月背影圖像並傳回地面。這是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近距離拍攝的第一張圖片。嫦娥四號接下來將進行一系列科學實驗,鄒永廖表示,嫦娥四號肩負荈}展月基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開展月球背面巡視區形貌和礦物組份及淺層結構探測與研究,試驗性開展月球背面中子輻射劑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環境探測研究三大類科學任務。
攜「微型生態圈」培育生命
此外,嫦娥四號攜帶了一個3公斤重的小型實驗室「微型生態圈」,內含蠶卵、薯仔和擬南芥種子,該實驗由28所中國大學設計,實驗指揮、重慶大學副校長劉漢龍表示,「我們想研究月球上種子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這個由重慶大學牽頭研制的科普載荷,將在荒涼月表上培育唯一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