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北約明年成形 美國飄忽添變數
美國今年在中東作出或醞釀的多個政策變化,或可在明年見到效果,例如針對伊朗的「阿拉伯北約」有望在明年成形。然而,在2018年結束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跟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通電話後,突然宣布要從敘利亞撤軍,惹來盟友質疑,亦令外界關注,美國在中東是否有連貫的政策。
美國宣布撤軍後,焦點隨即落在北部戰略要衝曼比季(Manbij),土耳其及其背後支持的敘國叛軍蠢蠢欲動,期望逐走當地的庫爾德族民兵,但民兵隨即容許敘利亞政府軍進駐,令事態發展充滿變數。
土敘民兵「四角關係」角力
自特朗普應埃爾多安要求宣布全面自敘撤兵後,外界關注土耳其下一步動作。土耳其今年1月已曾發起「橄欖枝行動」,將庫爾德民兵趕出阿夫林,聲言要阻止跟敘利亞和伊拉克的邊界出現「恐怖走廊」——在安卡拉眼中,敘利亞庫族武裝「人民保護隊」(YPG)跟土耳其國內庫族分離主義武裝「庫爾德工人黨」(PKK)聯繫密切,擔心YPG藉對抗伊斯蘭國(ISIS)有功而坐大,跟PKK合流會威脅土耳其領土完整。
YPG退守到曼比季,因有美軍助守,令土耳其此前不敢亂動。失去美軍支持後,YPG似乎只能寄望跟政府軍和好合作,以阻止土耳其的軍事進逼。早在橄欖枝行動期間,當地庫族便要求政府軍介入。觀察家相信,YPG願跟敘總統巴沙爾政府達成某種戰後安排的協議。儘管美土達成協議,讓庫族民兵在美軍撤出前先離開曼比季,但庫族隨即讓政府軍進駐曼比季,可證雙方私下有聯繫。
曼比季軍事委員會的發言人昨宣布,獲美軍支持、控制該城鎮的民兵部隊跟敘政府軍協調,讓後者在俄羅斯部隊支援下增派人手到曼比季,形容這是區內更廣泛的兵力部署。
美國過去一年的決定,都對地區起深遠影響。特朗普5月拒理歐洲盟友反對,堅持退出伊朗核協議,並重啟包括限制各國購買伊朗石油的制裁措施。這一決定受美國盟友沙特及以色列歡迎。不過在11月制裁重啟前,美國向伊朗石油兩大買家中國和印度等8國和地區批出額外180天豁免,令效果受到質疑。
特朗普政府更自夏季起低調推動所謂「阿拉伯版北約」,務求將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加上埃及等組成新的戰略防衛同盟,藉此合作對抗伊朗,估計明年會見到成果。
不過評論質疑阿拉伯版北約的可行性,尤其是卡塔爾跟沙特的分歧,或削弱這潛在聯盟的凝聚力。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