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患「先天性結締組織異常」的王愉程說,她不能停止練乒乓球,怕技巧生疏。然而,中一前,其生活只有上學放學和做功課,處處受保護,除了肌肉無力,亦怕稍為碰撞要入醫院。直至接觸乒乓球,她便愛上這項運動,即使考試亦堅持訓練,更曾出戰亞洲青少年殘疾人運動會及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皮膚稍碰撞便撕裂
患「先天性結締組織異常」的愉程,除了肌肉無力等,更有嚴重脊柱側彎,母親形容抱她就像「抱茪@團棉花」,至3歲學走路仍左搖右擺。愉程6歲成全球首個植入遙控生長棒的學童,當時傳媒曾報道,9歲再做一次,脊柱側彎問題大為改善,亦可正常行走。
轉眼間,愉程已14歲,升中二時由特殊學校轉來主流學校匯基書院(東九龍),重讀中一,現正讀中二。愉程說因皮膚特別薄,稍為碰撞便撕裂成傷口,加上身體問題,自小不能做運動,「每天回到家便做功課、玩耍、睡覺及上學」,課外活動不外乎學畫畫及彈琴等。自言「不是很坐得定」的愉程,升中一和朋友參加乒乓球班,彷彿找到目標。
每周練4天 出戰亞殘運
前年暑假,愉程初學乒乓球不久,曾說放棄乒乓球,當時她在3至4周訓練營,每天打9小時乒乓球加2小時體能訓練,她一度哭蚖﹛u太辛苦」,想要回家。母親安慰再堅持一下,她咬咬牙又捱了過去。
在特殊學校時,她去洗手間有職員陪伴,在主流學校則要學照顧自己。同學看到她雙腿包得厚厚的,好奇問她,她解釋因皮膚特別薄而加墊保護。有次同學不慎撞到她,愉程要入院為頭部縫好幾針,她微笑茪嬤氶A彷彿一件小事。在主流學校所學科目和接觸的同學較以往多了,還要練乒乓球。
獲司徒華教育基金表揚
現在她每周練4天,其中3天放學後訓練,回家已近晚上10時,上H休息時已是凌晨,還有一天在周六下午訓練。那如何做假期功課?愉程微笑說「玩少一點咯」,她明白喜歡一件事便得取捨。坐在旁邊的母親憶述,有時看到女兒累得眼都差點睜不開,曾跟她說「不用那麼盡力」,怎料女兒連考試也不願減訓練。
縱然成長經歷與人不同,愉程從不自卑,「每個人出生以來都不一樣……但每人都有自己長處」。
愉程獲得司徒華教育基金「好學生.好老師」表揚計劃嘉許,今年有6名教師及6名學生獲表揚,得獎者可獲1萬元獎金及獎狀。而獲嘉許的教師包括廖寶珊紀念書院的李潔瑩,患罕見癌病「腹膜假黏液瘤」,在8月離世。其學生鄒宇軒憶述中一時曾常欠交功課,李潔瑩雖然十分嚴厲,卻用心要求他留堂做功課,又為他設目標,稱李是一名「嚴中有愛」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