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施政報告》提出填海1700公頃的「明日大嶼」願景引起爭議。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宋恩榮、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委員會會員王于漸等38名學者聯署,稱明日大嶼是「上佳的社會投資」,政府財力「綽綽有餘」。宋恩榮向本報表示,「倒錢落海」、「燃燒儲備」等對計劃的批評不公允,發起聯署不是因有政黨和政府游說,稱這是作為經濟學者應盡之責,又說投資發展土地從未蝕錢,反而效益相當多。對於有人擔心出現經濟危機時如何應付計劃開支,王于漸說:「天要打風控制不到,若驚就不做,社會點進步?」 包括團結基金3成員 雷鼎鳴另屬土地組 38名聯署學者中,王于漸、雷鼎鳴和廖柏偉都是力撐東大嶼填海的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委員會會員,雷亦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聯署學者名單見表)。 稱填1700公頃 商業地私宅地可賣8400億 聯署稱,政府初步估計「明日大嶼」總成本約五、六千億,他們估計「明日大嶼」單計賣地已可回本,如第一階段1000公頃的交椅洲填海,將提供4000萬平方呎商業樓面,保守估計商業土地收入約3600億;兩階段共1700公頃的填海,最多興建40萬個住宅單位,公私營7:3比,12萬個私人住宅的土地收入保守估計約4800億。單是上述的商業和私人住宅土地賣地收入已有8400億。 王于漸向本報記者表示,本港每年生產總值2萬多億元,如將「明日大嶼」工程費分10年支付,每年500億的費用,佔每年生產總值很小比重,不是「驚天動地的金額」;填海工程是政府行為,可用儲備,未必需要融資,大橋、道路網等基建可以發債或由參與企業融資。 宋恩榮表示,填海1700公頃都不夠,因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60平方呎,完全不可接受,如香港要達新加坡每人270平方呎水平,最少要多5000至6000公頃土地。他又稱,香港在2043年人口老化嚴重,需要土地興建新醫院、安老院。 姚:幾乎沒計算環境成本 房產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姚松炎表示,歡迎38名學者利用較可信的基礎估算私樓賣地收入,令得出的水平與其估算(3600億)相對接近。不過,他反駁學者聯署的聲明是「結論先行」,幾乎沒計算過社會和環境成本,只是輕輕帶過,「(社會和經濟)效益則有作計算」。民間土地資源小組成員任憲邦認為,學者的聲明未有考慮氣候變化令海平面上升,或要建造較高海堤的成本因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