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溫市派雅街(Prior St.)兩棟民房5月底焚燬後,瓦礫一直未清除,8月初又再次失火。市府在火災翌日頒下「防火監視令」,要求業主自資僱人日夜監視火場,以免再次發生火警。命令頒下後,已經有挖泥機在火場出現,開始清理火災遺下的瓦礫。
市府消息人士稱,其實5月火警中一共有兩棟住宅焚燬,包括派雅街317與319號。火災過後,市府一直與兩棟物業的業主接觸,要求他們清除瓦礫廢物,確保火場安全。
消息人士指出,假若物業業主能夠聘請到專業的廢料移除人員清理火場瓦礫,市府願意加快批出許可證,讓工程盡快啟動。
市府一直關注到火場的安全,並數番着令業主清除瓦礫,但顯然市府的督促並沒有生效。由於本月初再次發生火警,市府已經在上周四頒下「場地與防火監視令」(site and fire watch),要求業主不間斷監察這些場地,費用由業主負擔。這一命令,直至火場廢物移除之後才會解除。
市府頒發的命令除了送交業主之外,還在火場的圍欄上張貼出來。該命令上有醒目的紅色大字字標示出Legal Notice。
命令更寫明,業主需要24小時監視現場,確保沒有出現火警,直至所有可燃燒物品被全部清除。假若業主不遵從該命令,市府將代為在火場作出每天24小時的防火監察。費用將要由業主繳付。
而業主假若不支付該筆款項,將會添加進地稅金額之中。假若業主正在出售該物業,也需要告知買方該命令的內容。
業主召來挖泥機
市府頒下命令後,其中一戶的業主立刻採取行動,召來了挖泥機,似乎要清除火場廢物。
現場工人稱,可能要一兩天的時間才能清理好第一家房子。但究竟被大火焚燬的第二棟房子是否會同時清理,則未有說明白。
至德總堂在火場旁邊的一棟物業因為5月的火災出現重大損毀,有待復修。該堂一位負責人表示,很高興終於看到火場廢物得到清除,但可惜清拆人員把一些垃圾放在至德總堂一邊。需要為他們清理。
這位負責人認為,就是清理後,也需要加上圍欄,因為火場的地面較已經沒有遮掩的地庫高出不少。該區民宅有很多小孩出入,假若進入火場玩耍,跌入地庫,後果不堪設想。
大火最先發生在5月31日,不僅焚燬一棟空置、但據稱有無家可歸者佔住的房屋,而且焚燬另一棟有人居住的房屋。而另一邊至德總堂的一棟物業也嚴重損壞。但其後兩個月來,瓦礫一直未清理。到了8月1日,火場又再死灰復燃。幸好灌救及時,未有釀成巨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