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局斥200萬 巡房一醫一板腦
【明報專訊】以往公立醫生巡房要先到護士站電腦查閱病人病歷,再走到病牀看診,往返耗時又容易記漏資料。將軍澳醫院前年起推行新計劃,為每名要巡房的醫生配備平板電腦,可在病人身邊查看病歷、展示X光片檢查結果等,加強醫患溝通。醫院管理局計劃兩年內斥資200萬,為轄下公立醫院共5000名醫生購買平板電腦。
開藥查病歷拍攝傷口
醫院管理局資訊科技及醫療信息主管張毅翔醫生表示,臨牀資訊管理系統(CMS)推行多年,醫生可用院內桌上電腦查閱病人病歷,惟不便巡房。有見及此,2016年起,局方在將軍澳醫院率先試行「One Doctor One Pad」(簡稱1D1P)計劃,為每名要巡房的醫生配備平板電腦,目前已有15間醫院共500名醫生使用,遍及7個聯網,反應良好。他期望兩年內將計劃擴展至5000名醫生,每部平板電腦約需4000元,預料共斥資200萬。
將軍澳醫院外科醫生李文傑形容,以往巡房每看一個病人前,需先至護士站查閱病歷,默記或抄寫資料,再到病牀問診及寫「排板」開藥,然後返回護士站輸入紀錄。但自從有「一機在手」,巡房時可隨手查閱病歷,又能向病人展示如X光片、電腦掃描及驗血報告等解說病情,又可用平板電腦開藥及安排檢查,毋須頻密往返護士站,有更多時間跟病人溝通。
可遙距洗機防資料外泄
他特別提到最近新增的「Camera App」功能,可拍攝病人傷口,檢視癒合進度,毋須如昔日用相機拍攝,儲存電腦再列印出來,「逐頁揭去睇」,對檢討治療方案大有幫助。
張毅翔補充,為方便醫生使用,有關平板電腦屬個人保管,可帶離醫院,但只有透過院內無線網絡才能登入系統,亦有將裝置加密,若醫生不慎遺失,局方可遙距「洗機」,以防病人資料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