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研究在5個近岸選址填海,其中唯一作住宅發展的沙田馬料水填海計劃,顧問完成技術可行研究報告,填海規模達60公頃,連同沙田污水處理廠重置後騰出的28公頃土地,可興建1.1萬個住宅單位,容納逾3萬人。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指出,填海預計需要15至20年,屬中長期土地供應措施,沙田區議會主席何厚祥表示,有居民擔心該區人口大增,對民生配套、交通等造成壓力。 公私營屋6比4 料容納逾3萬人 政府委託的顧問完成馬料水填海的技術可行研究報告,填海規模約60公頃,連同沙田污水處理廠搬遷後騰出的28公頃土地,合共約88公頃,可作為研究與發展、高等教育、住屋等用途,合共可興建1.1萬個住宅單位,規模相當於太古城或沙田第一城。填海後有關範圍的公私營房屋比例為6比4,預計可容納3.41萬人,並製造約4.15萬個職位。 黃遠輝:公眾諮詢影響決定 報告又指出,馬料水填海對空氣、噪音等都不會帶來負面影響,對海洋生態則有輕微影響,建議當局在填海後設立生態海岸線,提高生態價值及生物多樣性。至於對交通的影響,報告認為,大埔公路擴闊後,至2036年可應付交通需求。顧問又完成了屯門龍鼓灘填海的技術可行研究報告,認為附近有發電廠,不適宜發展住宅,可作工業用途。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填海估計需要15至20年時間發展,屬於中長期土地供應措施,小組明年即將進行的公眾諮詢中,也會包括馬料水填海的選項,雖然技術可行研究報告已經完成,但相信公眾諮詢收集到的意見,將影響是否推行計劃,「若到時不是大多數市民支持填海,相信政府會尊重結果,不會繼續推行」。 區議會:意見兩極化 部分憂更塞車 沙田區議會主席何厚祥表示,地區對馬料水填海的意見兩極化:「部分市民認為有助解決房屋問題,部分市民生活則會受直接影響,他們擔心填海會令這區人口大幅增加,而民生配套設施跟不上,交通負荷增加,屆時或會更塞車、搭車更困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