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教育局決定2018/19學年落實將中國歷史列為初中獨立必修科,並就修訂初中中史課程在2017年10月底展開第二階段諮詢,諮詢文件內課程內容由華夏民族起源至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目的是教授香港與中國歷代的關係。有議員希望借中史獨立成科提升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有教師認為成效不大。
教中英談判《基本法》制定
諮詢稿的「學習目標」除了「培養學生對社會、國家及民族的責任感和歸屬感」外,亦加入「研習與中國歷史相關的香港重要史實,了解香港由古至今的發展歷程及其與國家的互動關係」。諮詢稿較第一階段增加更多「政治演變」史、減少「文化特色」史內容,初中中史課程修訂與現時課綱比較,較顯著的改變是新增「香港發展」部分,佔10%課節,共15節,並首次加入教授中英談判和《基本法》制定等細節。
教育局2017年1月提交立法會的文件引述有意見指出,社會出現青年日趨激進的政治行為、不理解一國兩制,與他們不熟悉中國歷史有關,故中史須獨立成科,並「重申中國歷史及中華文化是中小學基礎教育的必須學習內容」。民建聯2016年10月電話訪問530名香港市民,近七成受訪者認為初中學生對中史認識不足,超過六成人贊成透過初中中史課程加深學生國民身分認同。
學者:未必可增學生歸屬感
負責修訂初中中史及歷史課程的專責委員會主席兼中大文學院長梁元生形容,有關課綱是「香港人的中國歷史」,以中國歷史為主軸。他表示,很難說修訂課程可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雖然課綱提出香港與中國自古以來的關係,但不代表學生便會認同現時的政權。他說,如學生讀完後不認同與中國之間的關係,「也沒問題,起碼他有讀完中史」。中國歷史教育學會理事陳志華認為,加入更多香港發展的內容對建立國民身分認同幫助有限,學生對中國的觀感不會因為一科目而改變,「只要中國愈強大,人民品德好一點、少點假貨……或者能改善,但現時內地形象差,學生去旅行都不會回內地,(課綱)如何轉變也不會喜歡(內地)」。
資深中史科教師陳仁啟指出,新課綱強調中港自古以來的關係和香港史,是希望可以讓學生建立國民身分認同和歸屬感,他認為目的沒問題,最重要是給予學生完整史觀,但他擔心課時問題。據知教師諮詢會也有不少教師提出課時不足問題,教育局官員意指不用教得太深入,時間便會足夠。
——綜合《明報》報道
■知識增益
諮詢文件未提六四事件六七暴動
教育局舉行初中中國歷史科第二階段課程諮詢會和發表諮詢文件,當中沒提及六四事件和六七暴動,引來社會爭議。以下是政府、議員、教師對此的評價和回應:
課綱沒提及六七暴動和六四是避重就輕,教育局可能想把中史科變成國教,企圖洗腦,學校亦可能「自我審查」不教授。——民主黨教育政策發言人許智
諮詢文件中見不到有政治因素影響修訂,以前社會不太關心中史科的課程改動,現時大家關心政治會否影響課程修改。——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
從歷史或教育角度,在中國5000年歷史中,可能有些事件的重要程度相對較低。中史課程希望有系統將國家歷史傳達,無謂就個別一兩件事件是否在內「做文章」,無講過學校不可教六四或六七暴動。——教育局長楊潤雄
若純粹從香港史角度看,六七暴動是重要的,但若從中國史角度看便不太重要,因為六七暴動對文革影響不大,相反省港大罷工兩地互相影響較多。而市面上的教科書全部都提及六四,不需特別擔心將來會無。——中國歷史教育學會理事陳志華
◆初中中史課綱第二階段諮詢(見圖)
■模擬試題及答題指引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指出及解釋政府把六四事件或六七暴動列入初中中史科課綱取捨上面對的困難。
課時緊張:從課程角度而言,現今中學課程繁多、課時緊張,需要取捨部分課題。教育局長楊潤雄表示,從歷史或教育角度,六四事件和六七暴動的重要程度相對較低,在有限的課堂上要以宏觀的中國歷史為主軸,所以未有把兩者列入課綱。因為課時不足,從課程刪去六四等歷史事件,或令學生對中史的認識流於粗疏和表面,不能達到中史的學習目的
被質疑政治干預教育:從社會角度而言,有泛民政黨認為初中中史課綱沒提及六七暴動和六四事件是避重就輕,質疑教育局想把中史科變成國教,企圖把學生「洗腦」。社會對政府政策的質疑,會令政策難以落實,政府需要花更多時間和資源解釋和說服公眾,並表明不阻止學校自行教授有關內容
政治敏感:從政治角度而言,六四事件和六七暴動是中國當今政權的敏感議題,涉及政權的負面統治手段,甚至是中國內地的禁忌。香港政府需要小心處理相關教育內容,避免對政權造成負面影響,因為這些歷史事[或會打擊學生對社會、國家及民族的責任感和歸屬感,造成反效果
延伸回應題
2. 「初中中史獨立成科可增加學生國民身分認同」,你是否同意這說法?參考以上資料及就你所知,加以解釋。
解題
?身分認同是與其他擁有相近價值取向、生活態度等的人互相認同和接納,從而對該群體產生歸屬感,自覺是一員。個人可透過服從社群規範,投入社群並發展出認同感
?此為因果關係題,「初中中史獨立成科」是因,「增加學生國民身分認同」是果,問題茩咧滫怐瘍瓡餖鰜Y
?「同意」立場可直接說明加深認識中史如何增加國民身分認同;「不同意」立場可以是「不能增加」,表示兩者沒有關係,或者對國民身分認同「不增反減」,表示前者對後者造成反效果
參考答案
◇同意
顯示國家地位:把中國歷史列為初中必修科可以顯示社會和政府對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視,要求學生必要對中國及其歷史有一定的認識,符合中國國民的身分和資格
增加對祖國的了解:愛國的情感源自對祖國了解,為祖國而感到自豪。目前有約一成中學的初中沒有把中史獨立成科,這些學生或未能全面認識中史。強制中史在初中獨立成科可讓學生認識中史的梗概,了解自己國家民族的源流與自身關係,發現身為中國人的特質和值得欣賞的地方,增加自豪感
駁論:有人認為學生認識更多中國歷史未必能提升國民身分認同,因為他們可能接觸到中國的負面歷史。但若學生對中史一無所知,難以產生任何感受,遑論產生國民身分認同。即使在負面歷史上,學生也可由此生出同理心,或能增加身分認同
◇不同意
中國歷史與現代中國有距離:中史課程橫跨5000年,認識數千年的歷史未必能培養學生的身分認同,而中史課程未必涵蓋現時國情和政權制度,對學生身為現代中國國民的自我認同幫助有限
止於課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政制和政策有明顯區分,中史科難以增加學生的同理心及歸屬感,或只限於客觀的知識學習。正如學生在世界歷史科認識歐洲史,不代表會對歐洲產生身分認同感
駁論:有人認為中史在初中獨立成科可以更早培養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但近九成初中已把中史獨立成科,高中也有中史科選修,而香港人的國民身分認同仍低,可見兩者關係不大。學生了解更多中國歷史或可培養自豪感和同理心,但也可能因了解中國歷史負面的一面而產生反感,故學生對中國歷史的認識和增加其國民身分認同沒有必然關係
顧問教師:鄧婉君老師
[通通識 第480期]